论语宪问篇第十四,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如果我们要效法君子之道,学习能不忧,不惑,不惧的智慧,除了要不断的修正自己,并加紧学习做人之道以外,是否有好几个层次的要求达到后,才能接近仁者、知者、和勇者的标准呢?
要做到君子不忧、不惑、不惧的境界,必须靠学习来增长智慧,才能逐渐的减少忧、减少惑、减少惧,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就像小树的成长一样,过程中要经得起风雨,风的速度分一级、二级、三级…还有台风。
人生中每个人遇到事情,若超过自己的承受力时,就是超过你的智慧,这时候人就会产生忧、惑、惧。所以人在世间,要通过学习,增长知识,加强自己的能力,这就是智。
做人的规则,就不会有忧、惑、惧,可是人与人之间有很多的不同,虽然都是人,但是行为上有很大的差异性,有人不肯好好做人,有人不但守着做人的规范,还有更高的追求。做为人,实际来讲是有标准的,人对更高层次的追求行为,一种是效仿神,另一种是效仿君子,君子称为完整的人,符合人道,君子之道就是人道。
「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孟子谈仁、义、理、智、信,所谓「仁」,孟子讲:『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仁也。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义也。』什么是恻隐之心?为什么要有恻隐之心?有恻隐之心就无忧了吗?什么样的人才有恻隐之心?一个癌症患者的恻隐之心,则如同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如果对「仁」缺乏正确理解,行为上就根本做不到,大家都自认为有,扪心自问之下,好像有又好像没有,似是而非,很含糊,完全根据自己的心情,今天心情好就仁者,就有恻隐之心,心情不好,不管对方是谁,六亲不认。「仁」,当你始终如一的能做到,不管在任何环境,没有任何理由能改变,还能做到。
要懂得选择行恻隐之心的对象,例如生活中处处可见,一个身体强壮的人,不肯工作,没饭吃,你要不要给他钱花?这算不算恻隐之心?恻隐之心,不是光用嘴说:那人很可怜啊,不是对谁都天天感叹一番,这不是仁者的行为。
悟者道在眼前。如何判断真正的信念、理念?仁者的正确理念是什么?恻隐之心针对是什么?有的人大概清楚、有个轮廓,有的人还真找不着,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仁者,从古至今真正能评断的人,就属孔子与孟子。
仁者和医者那个大?看一个人快要死了,本来能救他,要不要替他着急担心?医者父母心,入世的医生相当于父母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用心。将来透过一个「仁」字,大家能深入的领悟其真正的意义,如果领悟不到,莫以为可怜一个人就是仁者,就有恻隐之心,就具备仁、义、礼、智、信了,一会儿信,一会儿不信,一会儿敬神,一会儿神在那儿?若不信神就不需要「礼」,当你的问题得到解决的时候,感谢神明,当你得不到时,便抱怨老天不公,人们敬神之心常因得与失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