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關齋戒的意義與功德
(一)
八關齋戒,「八」是數目;「關」者,禁也;「齋」者,齋法也。八關齋戒,以八支戒法關閉八種惡業,通達解脫成佛之道,又稱八關戒齋、八支齋戒、八分齋戒、八關齋、八戒齋、八戒、八禁、八所應離,是佛陀制定在家二眾於六齋日受持一日一夜的出家戒律。六齋日即農曆每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以及月底二日。
由於學佛目的在於出離生死,故在家二眾於此六齋日中的任何一日,至僧團中與出家人一起過出家生活,受持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欲、不妄語、不飲酒、不著香花鬘不香油塗身及不歌舞倡伎不往觀聽、不坐臥高廣大床、不非時食等八戒,以長養出世善根。八戒中,前七條為「戒」,後一條正午之後不再進食為「齋」,合稱「八關齋戒」。用這八種管道,關閉八種罪過,得到清淨的戒體,此即八關齋戒的意義。
受八關齋戒期間為一日一夜,今天受,到明天為止,就是一日一夜,就算戒期圓滿,過此以後,若要再受,須再舉行儀式。八關齋戒的用意,乃是佛陀為在家弟子所制定,使在家二眾趣向出離,而種解脫之善根,暫時出家之學處,受者須一日一夜離開家庭,赴僧團居住,以學習出家人的生活。
八關齋戒又名「近住律儀」。受了八關齋戒,與「律儀」非常地接近,所以稱之為「近住」。「近住」有三種意義:受五戒稱之為近事,如優婆塞為近事男,優婆夷為近事女。「近事」,「事」就是事奉三寶。受八關齋戒稱為「近住」,就是與三寶愈來愈接近。意義有三:第一,近阿羅漢住,阿羅漢是解脫生死的聖者,受此八戒,即是隨順修學阿羅漢法,此人不久即將證得阿羅漢果,所以稱為「近阿羅漢住」。第二,近盡壽戒住,與清淨戒、解脫戒近住。解脫戒即沙彌戒、沙彌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皆是出家所秉之戒,盡形壽受持。今受行八戒雖是一日一夜戒,然此是在家二眾暫時出家之法,可謂出家受戒之聖因,近住於盡形壽的清淨三業,故云「近盡壽戒住」。第三,近時而住,時,指時間,近時,就是靠在這個時間而住;八戒是為日夜戒,就是一日一夜,近住一天一晚,以助戒行之日,故云「近時而住」。所以,八關齋戒有這三種意義。
八關齋戒亦名「長養律戒」、「長養律儀」。所謂「長養」,就是我們的戒行、資糧慢慢成長、慢慢養成。人的根機有上根、中根、下根,中、下根的戒根薄少,受了八關齋戒令其增長善根,或令在家學佛者薰習、長養出家之善根,故又名「長養律儀」。
受持八關齋戒要發大心,像大力毒龍一樣,牠要普度眾生,布施身上的肉來成就這個戒法,這就是大心。同樣一件事情,一個是小心,一個是大心。有的人終身持戒,如五戒即是終身戒;有的人沒有受持五戒,但是他在這一天當中持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戒,功德比持終身戒還大。例如,過去有世襲制度,不論你的智慧高低,假使你的父親是大將軍,你以後就可以當大將軍;你的父親當元帥,你以後就可以當元帥。所以,有人憑著他父親的關係,承襲為大將,終身都是大將軍。有一次打了一場勝仗,他的部下立了大功,當了英雄,把整個災禍都平定了,救了整個國家,功勞蓋世。小兵立大功,就勝過當大將軍的人。終身持戒比喻為大將軍,很榮譽、很有福德、很有功名,但是「小兵立大功」,雖然是一個小兵,從來沒有功德,從來沒有光環,忽然在戰場上立了大功,平定了禍亂,國家安定了,就功蓋天下。所以,受持八關齋戒一日一夜,就等於小兵立了大功,超過終身持戒的人。因為雖然是終身持戒,但他沒有發大願,而八關齋戒是一日一夜,如果發了清淨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發了大心,就超過持五戒、持終身戒的功德,等於小兵立了大功,成了國家的功臣。
今天大眾受持八關齋戒,希望每一個人都能了解八關齋戒的意義、緣起、道理、功德,以及受持八關齋戒的殊勝。同樣是持戒,由於每個人持戒的目的不一樣,所以成果就不一樣。就如同出家一樣,雖然是出家,因為出家的因緣、發心不一樣,成就也不一樣。有的人出家是因為感情受創,產生了煩惱,想把世間上的煩惱放下,而來出家,希望得到清涼、得到解脫,這是一種發心;第二個,在事業上失敗了,受了種種折磨,覺得人生是苦,看到佛法說人生是苦海,要出家修行,要成就聖果,於是出家修行;第三種,家庭、婚姻起了煩惱,兒女不孝,夫妻不合,事業也不順利,受不了這種折磨,看破了人生,而出家修行,這也是一種……。
每一種因緣都不一樣,但是,要正信出家就不容易了。什麼是正信出家?知道人有三世因果,有世間法、出世間法,有善、有惡,一切眾生都是我們的親眷,在生死輪迴中頭出頭沒,因此,出家的目的是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普度眾生,圓成佛智,像地藏王菩薩一樣發大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這就是正信出家。正信出家就能圓成佛智,所以,因不一樣,果就不一樣。
受戒也是一樣,每一個人受八關齋戒的發心都不一樣,不論是以什麼發心受持八關齋戒,都買到了出世的船票,這是脫離生死的船票。所以,這一天一夜雖然時間很短,它的功德是不可衡量、不可思議的,是最殊勝、最圓滿的。祝福大眾,要有信心、恆心、耐心、清淨心,持清淨戒!
「有經說:『若作閻浮提王,於閻浮地中一切人民金銀財寶,於中自在。雖有如是功德,分作十六分,閻浮提王功德,於十六分中不及一分。』所謂最後清淨八齋也。」假使有一個閻浮提王,閻浮提中所有人民與財寶皆為他擁有,福報很大。把八關齋戒功德分作十六等份,閻浮提王的功德,於十六份當中不及一份。
很多經典上都記載八關齋戒的功德無量無邊。「除五逆罪,餘一切惡,悉皆消滅」,受持八關齋戒,除五逆罪,其他諸罪,悉皆消滅。「受持八關齋戒,更修定慧,得證四果阿羅漢」,受了八關齋戒,繼續再修戒定慧三無漏學,得四果阿羅漢。「受持八關齋戒,念佛發願往生極樂世界,得中品中生乃至上品上生。受持八關齋戒,為修定慧故,又能懺罪、消災、增福、增慧故。」每一個月到了六齋日,若於一日一夜受持八關齋戒,所得到的福德更勝於其他日子。
受持八關齋戒的人還能種出世因。即使不能成阿羅漢道,不能成無上道,受了八關齋戒,永為道種。雖然事情很忙、家務事很多,沒有辦法修行,但是有八關齋戒作為根本,就能永為道種,直到證得菩提為止。忉利天主釋提桓因說:「六日神足月,受持清淨戒,是人壽終後,功德必如我。」一般人稱釋提桓因為玉皇大帝。「六日神足月,受持清淨戒」,在六齋日當中受持清淨戒,死後生到天上必能當天王。「佛告諸比丘:釋提桓因不應說如是偈。所以者何?釋提桓因三衰、三毒未除,云何妄言持一日戒,功德福報必得如我?」佛告訴弟子,天人三毒未除,五衰現前就死亡了。釋提桓因這句話說錯了,不是如此的,應當怎麼講呢?「……若受持此戒,必應如佛,是則實說。」天王的福德沒有八關齋戒這麼殊勝,受持八關齋戒的功德必應如佛,未來當證菩提、涅槃,成就佛的智慧。
受持八關齋戒還有五種清淨功德:第一,行十善道;第二,斷前後諸苦;第三,不為惡心所惱;第四,受佛正念。我們的心當中要有正念,正念才能得到解脫。什麼是正念?定慧等持即是正念,不是惡念、邪念、雜念。所以,我們修行心念要正、要明。佛經裡經常提到「發菩提心」,菩提心就是正念,心要正、要善、要明,這樣就能得到解脫。第五,回向涅槃。一切功德、一切戒法、一切慈善,無論是事或理,大大小小的善法都要回向涅槃。涅槃是出家修行的最高聖果。「能如是齋則四大寶藏不及其一分,天王福報亦所不及」,不但是世間上的金銀財寶所不能及,就是天王的福報也比不上。因為福報享完就沒有了,但是持戒的清淨功德能達到涅槃,涅槃是無窮盡的壽命、無窮盡的光明、無窮盡的智慧。
《受十善戒經》也說八關齋戒有無量功德:第一,不墮地獄;第二,不墮餓鬼;第三,不墮畜生;第四,不墮阿修羅;第五,常生人中,正見出家,得涅槃道;第六,若生天上,恆生梵天;第七,值佛出世,請轉法輪,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受八關齋戒有這麼多好處,有這麼殊勝的功德,大眾應該清淨自心,一日一夜全力奉持,念念都在這八條戒上,身口意三業都要清淨。
《大方便佛報恩經》云:「凡得波羅提木叉戒者,以五道而言,唯人道得戒,餘四道不得。」波羅提木叉,就是戒。戒,有八關齋戒,有比丘戒、比丘尼戒、沙彌戒、沙彌尼戒。五道眾生當中,唯人道能得戒,地獄道、畜生道、餓鬼道、修羅道,以及其他沒有佛法的地方,都不能得戒。「以四天下而言,唯三天下:閻浮提、拘耶尼、弗婆提,及三天下中間海洲上人,一切得戒。……唯有單越無有佛法,亦不得戒,以福報障故,并愚癡故,不受聖法。」我們這個世界有四天下,有南贍部洲、東勝身洲、西牛貨洲、北俱盧洲。單越就是北俱盧洲,北俱盧洲的人都在享樂,無有佛法,亦不得戒。不僅是北俱盧洲,現在社會上很多有錢有勢的人,要他來聽經聞法,他說沒有時間,要他來持戒更是不可能,他有這麼多的錢財,就要享受人天的富貴,享受五欲之樂,心當中為財色所惑,所以「不受聖法」,清淨的法水無法進他的心。
「天道以著樂故深重,不能得戒。」假使叫天上的人來聽法受戒,也不可能,因為天人都在享樂當中,所以不能得戒。目連尊者是佛的大弟子,他的弟子當中有一人生病了,世間上所有的名醫都醫不好,目連心想,過去有一位醫生名叫耆婆,專門醫治出家僧眾的病痛,但耆婆已經死了。目連用天眼觀察,耆婆因為修了很多福報,死了以後投生天上。目連就到天上,想去問耆婆,沒想到耆婆只對他招招手就駕車而去。目連以神通令耆婆的車停下,責備他的態度。耆婆說:「我對你揮手已經算不錯了,其他天人連看你一眼的時間都沒有呢!」雖然是生到天上,但由於享受天福的關係,心迷惑掉了,所以我們要了解,富貴容易讓我們迷失本心;但是,也有富貴的人來修行學佛,這都是由於前世的大善根,今生才不會迷惑。
其次,「餓鬼以飢渴苦,身心燒惱」,餓鬼時時刻刻都在飢渴當中,身心就像火在燒一樣,也不可能來持清淨戒、來聽聞佛法。第三,「地獄無量苦惱,種種楚毒,心意痛著,無緣得戒;畜生中以業障故,無所曉知,無受戒法」,有些畜生很聰明,雖然聰明,牠還是畜生,你教一樣,牠學一樣,並不知道當中的意義,所以古人說「鸚鵡能言」,鸚鵡、八哥雖然能夠學人講話,但牠還是畜生,你講一句牠學一句,牠並不知道當中的意義。所以,畜生道也不能得戒。「龍受齋法,以善心故,而受八戒,一日一夜得善心功德。不得戒也,以業障故。」大力毒龍過去有一些善根,雖然墮入畜生道,牠的善根不滅,這在畜生道非常稀有。但因業障,雖受持八關齋戒得善法功德,而不得戒。
《優婆夷墮舍迦經》記載:「佛告墮舍迦,佛正齋法有八戒,使人得度世道,不復墮三惡處,所生常有福祐,亦從八戒本因緣致成佛。」經中所指「正齋法」,就是八關齋戒,就是每個月六齋日中,持此八戒。「若人受持滿一日一夜,其福勝於以十六大國珍寶施與比丘僧。」供養三寶的功德不可思議,但是,受持八關齋戒的功德超越一切供養,因為是法供養。「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法供養是最殊勝的。
釋迦牟尼佛過去生曾為一條毒龍,非常凶猛,力大不可思議。毒龍身上的光有毒,身力衰弱的人看到這個光,就中毒而死。身體強壯的人雖然看到光不會死,但是龍一張口,嘴巴裡所吐出的毒氣,也會致人於死。一日,毒龍心想:「無論人畜,看到、碰到我都會死亡,我實在是個大害!我想離開畜生道,不再做毒龍了。」
離開畜生道的方法,就是一日一夜受八關齋戒。毒龍受一日戒,就到樹林間慢慢思惟戒法的道理:「我從今以後絕對不殺生,不吃眾生肉,即使飢渴而死、被人打死、痛苦而死,我都能安心忍受,希望以此功德離開惡道、離開毒龍之身。一切法、一切罪,從心念所生,心起善念就是功德、就是福報;起惡念就是墮落。」毒龍專注思惟,心慢慢定下來了,時間久了,因過於疲倦而睡著。
毒龍睡覺時,就像一條大蛇一樣,身上有七彩紋路、七寶雜色。這時,有一個獵人在山上打獵,看到這條蛇的皮呈現七寶雜色,又有光明,甚為稀有。獵人很高興,想要把牠獻給國王,以取得功名利祿。於是,就用木杖按住牠的頭,用刀把皮剝下來。
毒龍心裡想:「我力大無窮,只要擺動龍尾,國土都會動搖、粉碎,何況只是一個人,豈能困得住我?但是我不願意這麼做,因為我已經受持不殺生戒,如果我稍微一動,這個獵人一定會死亡。我一定要信從佛的教誨,忍耐這種痛苦,把色身布施給大眾。」毒龍為了持戒,閉起雙眼、屏住氣息,一心受剝,不生後悔。
獵人把毒龍的皮剝掉後歡喜離開,這時毒龍還沒有死,痛不可言。陽光熾盛,使毒龍全身就像在鍋裡燙一樣,毒龍便想到水裡解除痛苦。然而,地上有很多蟲子,都爬到毒龍身上吃牠的血肉。毒龍知道假使自己一轉身、一滾動,這些蟲子都會死亡,所以不敢亂動。
毒龍心想:「我現在把身上的血肉布施給這些蟲子,我發願未來成佛時,要用法度脫他們,使他們也能得到佛法的利益。」發了誓願之後,毒龍身乾命絕,命終後生忉利天上。持戒不是專為得到解脫,而是要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大願。
《大智度論》中記載,獵人就是後來的提婆達多六師外道,因此,佛成道之後,度化提婆達多等六師外道。吃毒龍肉的這些蟲子,即是釋迦牟尼佛成道後轉法輪時得道的八萬諸天。所以,佛法強調「未成佛道,先結人緣」,要結人緣、結佛緣、結法緣、結歡喜緣,不能結惡緣。從毒龍得到解脫升到天上,最後天福享盡出家修行圓成佛道,度脫無量無邊的眾生,一開始的勝因就是受持八關齋戒。
佛法當中任何一件事情都有法的根據,有其法源,並非隨意制定的。為什麼八關齋戒要在六齋日受持,而不是選擇其他的時間?《大智度論‧卷十三》記載了六齋日受持八戒的由來,因為這六天當中「惡鬼逐人,欲奪人命,疾病、凶衰,令人不吉。是故劫初聖人教人持齋,修善、作福,以避凶衰,是時齋法不受八戒,直以一日不食為齋。」那個時候沒有八戒,只是一日過午不食就是善法。以後佛出世時,說得更為詳細,「後佛出世,教語之言:汝當一日一夜,如諸佛持八戒,過中不食,是功德將人至涅槃。」諸佛未成佛之前,也是持守八關齋戒,所以八關齋戒的功德,可以到最高的境界──涅槃。
什麼是涅槃?涅槃不是死亡,「涅者不生,槃者不滅,不生不滅謂之涅槃」,「涅者不生」,不生指煩惱不生,心當中的煩惱漏盡了。「槃者不滅」,因為不生,所以就沒有滅亡的現象。因此,要如何了生死?人生下來,這種生死的果報已經現前,這個生死是沒辦法了的。真正要了生死,就是在我們這一念心當中。這念心念念遷流,有生有滅。從早上一直到晚上,念頭不斷地生生滅滅,白天有生滅,晚上睡著了也有生滅。有生有滅,就有生死;沒有生滅,就沒有生死。我們一天有八億四千萬個念頭在心當中生生滅滅,在心當中流轉不息,所以就有煩惱、憂愁、悲哀,就會造業。由於心當中有很多念頭,到了晚上還會作夢,作夢就是因為念頭還在生、還在滅。
受了八關齋戒,一直達到聖者──佛的境界,心當中完全得到解脫、完全得到清涼,就稱為涅槃境界。「十方諸佛入大涅槃」,想要入涅槃,必須從現在開始慢慢觀照,才能證到涅槃,不是死了以後才有涅槃。所以,從持守八關齋戒開始,慢慢用功,在日常生活中檢討反省、誦經、打坐,以種種方便降伏我們心當中的煩惱,增長善根,到最後,心完全清淨、解脫,就像一潭止水一樣,沒有一點波浪;就像一片明鏡,不落一點灰塵,就稱之為大涅槃,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照一如。寂,就是寂滅不動,這念心完全不動了。這個覺性清清淨淨,就像一片鏡子一樣,相來則現,相去則無。
一般人不了解,聽到「涅槃」兩個字,就心生恐懼,以為涅槃就是等於死了。事實上,涅槃是指修行的境界,這念心達到完全清涼、得到解脫,一切煩惱統統漏盡。透過修行,我們現在就能夠得到這一個境界;現在不修,死了以後也沒有。所以,修就是開始,八關齋戒就是一個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