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记
——体方法师讲
二道五菩提
【说无上遍正觉为‘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於是法中无实无虚’:都是从般若无住以开示无上遍正觉。般若无所住,无所住而生其心;不取诸相,即生实相,即名为佛。】
《金刚经》里说无上遍正觉是一切法平等无有高下的,由于一切法性空,才能讲无高下,才能讲平等。也正因为是性空,所以,没有“实有”,也没有“实无”――于是法中无实无虚。所以都是从般若能够无住的角度来开示悟入一切正遍觉――成佛、解脱。 “般若无住,无所住而生其心;不取诸相,即生实相,即名为佛。”从般若的角度明白了一切法的如幻性空寂性,知道了一切法的实相就会无所住,就再也不染着贪取了,在不贪取染着的这个身心的功能中,产生了与明相应的心灵的作用(染着而有所住是无明心),就是无所住的心,那就不会在万法的诸相中去贪取执著。因为知道它缘起如幻非实,刹那刹那的生灭,只是一期暂时的安定,并没有实有的真正的自性,这样才能够不取诸相,对一切万法才不会取著,才不会住在那个地方。能这样的话就了解一切法的实相(即生实相)也就是佛呀。佛者,觉也,佛就是觉悟了一切法的如幻性,而悟入诸法的空寂性(实相)的人。
【须知般若无住的现觉,即离相菩提的分证。依此观究竟,究竟也如是;依此观初心,初心也还如此。所以处处说无上遍正觉,实在即是处处说金刚般若。不过,约修行趋果说,名之为般若无所住;约望果行因说,名之为离相菩提心而已!】
般若无住,就能在现法中现观现觉,这就是离相菩提的分证。你就自然能离够相,也就是真正的证入菩提的分证!如果没有般若的无住,就不可能产生现观现觉。这里所证的是一步步地证入(分证菩提),虽然是分证,但是从这里来观察它的究竟时,其实究竟也是如此。也就是说,你从这里悟入,虽然悟到的是少部分,但从这个少部分来看它的究竟,其实究竟还是这样的。因为在此外并没有一个什么究竟的东西,还是这个同样的悟入点。 依此观初心,初心也还如此。回过头来看我们的初发心也是这样,所以佛教有一句话:“初发心即至菩提”,菩萨的初发心到究竟其实是不二的,了解它的实相的话就是这样的。所以处处说无上遍正觉,实在即是处处说金刚般若。我们说佛的一切正遍知,其实就是在指金刚般若的智慧而已,这样的一个觉悟悟入,就是金刚般若,也就是正遍正觉。“不过,约修行趋果说,名之为般若无所住;约望果行因说,名之为离相菩提心而已!”一个是从因的角度看,叫般若无所住,是在修行过程;一个是从果的角度看,叫离相菩提心,是已经成就了。名字虽然不同,其实都是般若。
【二道即五种菩提:本经初由须菩提问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经佛解说后,须菩提又照样的再问一遍,佛答也大致相同。所以,本经明显的分为两段。《大般若经》有两番嘱累,《智论》说:‘先嘱累者,为说般若波罗密体竟;今以说令众生得是般若方便竟,嘱累’。智者即曾依此义,判本经的初问初答为般若道。后问后答为方便道。此二道的分判,极好!】
这是本经的第二个重点。要看懂《金刚经》一定要先懂得这个二道五菩提,《金刚经》里面的次第就是用二道五菩提来把它分出来的。很多人看《金刚经》觉得奇怪,一段一段的前后好象不一致,前后二段又好象重复,很难了解。其实,你用二道五菩提的这个次第来看时,整个经的次第非常宛然,很是清楚明白,很有秩序的,而且头尾是一贯相连没有矛盾的,并没有重复。须菩提在一开头问佛陀,我们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要怎么样的住,怎么样的降伏其心?后面又问一次,两个地方问同样一句话,佛院回答也相同。这样看起来就有两段,过去甚至有人解释说,是不是后面编经时重复了。为什么有这样的疑问呢?因为他对这个经文的次第不解,对《经刚经》的真正内容也不清楚,这个完全是极大的误会。
天台宗的智者大师在判《金刚经》时说,前面的这一问答为般若道,也就是说,前面这一段是在讲述众生(世俗凡夫)初发心,这个叫世俗菩提心,还没有智慧,还没有真正的内容。初发心后,我们的颠倒梦想烦恼逐渐被降服,而进入到明心见性,这个次第过程叫般若道。所以这个叫初问初答叫般若道。而后问后答叫方便道:菩萨自初发心进入明心见性,也就是已经悟道了,见到诸法的空性了,又再一次地发菩提心,这时叫做胜义菩提心。从世俗菩提心到明心见性这个过程叫般若道。明心见性以后,又发心度尽众生到成佛果,这个叫胜义菩提心,这个过程叫方便道。导师认为智者大师对《金刚经》二道的分判非常好,因为非常正确。
【二道,为菩萨从初发心到成佛的过程中,所分的两个阶段。从初发心,修空无我慧,到入见道,证圣位,这一阶段重在通达性空离相,所以名般若道。彻悟法性无相后,进入修道,一直到佛果,这一阶段主要为菩萨的方便度生,所以名方便道。依《智论》说:发心到七地是般若道——余宗作八地,八地以上是方便道。般若为道体,方便即般若所起的巧用。】
从这里,我们就明白了什么叫方便:明心见性后,发了胜义菩提心,度众生起的智慧妙用,这个才叫方便哦!注意听!所以这个叫方便道。很多人都不知道,以为众生是糊里糊涂的,因为听不懂究竟法义,我们就来一个他能听懂的、简单的、善巧的,先给他一个止痛药,也叫方便。那是不对的,那个不叫方便。明心见性以后,知道法性空寂,知道诸法实相后起的妙慧,也就是用巧妙的智慧,去善巧地引导众生,这个才叫方便,属于方便道,注意哦!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白清楚二道的次第与过程,第一个叫般若道,第二个就是方便道。修行也是如此,尽管我们还没有入圣见道,没有关系,现在可以发菩提心,发了菩提心,开始修行,降服我们的颠倒,到明心见性为止。然后再发一个更大的心去度众生,这个后半段才叫真正的菩萨道。前半段注重从初发心修空无我慧,到入见道,证圣位,这一阶段重在通达性空离相,所以名为般若道。
现在修行第一个是修空无我慧,直至见道为止,依四果来讲,就是初果见法,以菩萨的次第来讲是见道位。这一阶段很重要!它重要在哪里?“通达性空离相!如果连根本的缘起的正见都没有,如何通达性空离相?所以,注意哦!今天上课很重要!上课要建立的就是让你们真正地有缘起的正见!依据这个缘起的正见去广观万法,才能够通达一切万法的性空而真正地离相无住哦!才能真正地不被万法所缚哦!这个叫般若道。其实我们现在用功的地方就是在般若道,先见法悟道,这个基础要有啊!如果连这个都没有,怎么行菩萨道?所以我常讲,不要一下子把那个最高佛果的不可说不可说都拿来作为我们的标准,我们怎么走?先搞清楚进去的次第:要达到什么目标?先具备什么观念?然后怎样有次第的修行?我常常讲,见法不难的,证个初果不难的,见道位是不难的!关键是我们没有得到正见那!看到这里就知道了,修行其实是有次第的,有内容的,而且是人人可证的,人人可得的,一定要明白哦!真正地得到了真正的正见,确实是可以证入的,确实是可以解脱的。如果不是这样,以前佛陀时代不可能每一个都证阿罗汉,一定要明白哦!现在为什么变了?观念扭转了!
《 大智度论》讲,七地前面叫般若道,七地以后都是方便道。其它的宗派讲八地以前是般若道,所以有的把八地叫“不退转”、“不动地”,这里有一点差别。但是不管七地、八地,我们最要紧的是先见初地。般若为道体,方便是般若所起的巧用。如果不知道根本的道体(般若)就不能起用,所以还是要先体会根本的,先见道重要啊!智慧有了以后,那个妙用是自然会有的,而且是必然会有的,那个不是求来的,是先见道、悟法后,自然产生的妙用。
【般若即菩提,约菩提说:此二道即五种菩提。一发心菩提:凡夫於生死中,初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心,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所以名为发心菩提。】
很多人不解:“修菩萨道?我们是凡夫啊,怎么发心哪”!其实是可以的,这个发心叫世俗菩提心。我们虽然还在生死凡夫的这个位置,但是,知道了生死不停流转的苦痛,知道人间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蕴炽盛的八苦的不断,知道不是这一生死了,什么都没有的断灭,了解生死的轮回就象车轮一样是不停的,因为无明中的业力不停相续故,它产生的因果法则是无法停止的,这叫法尔如是的因果法则。由于明白了这一些,我们就会发心,要解脱,要出离生死轮回,要成就无上佛道,并且推己及人,要度化无边的苦众生,这就是菩萨道的世俗菩提心,也就是这里所讲的发心菩提。
很多人不明白这一点,修行都在求过得好些,身体健康一些,家庭经济改善一些,夫妻关系好一些,事业做得兴旺,每天也不要辛苦,大部分都着眼于这里。看到的是眼前的利益:身体不好的人只希望现在病好是第一要键;经济不好的人,想办法改善经济是最重要的;没有孩子的人,每天求佛求神就是希望有一个后代。但是我请问你:我们学佛只是为了这个吗?所以我们要知道啊,生命的苦是在无常,它是一种永无止尽的无端的轮转循环,只要一天不断,永远就是要这样的。你这一生即使是亿万富翁很得意,但也只是短暂的若干年,接下来下一生再来是什么情况都不知道,那才恐怖呢,那才苦呢!所以,首先要明白修行的着眼点在哪里。
很多人学佛只看到眼前的的利益,不知道永无止尽的生命的轮回是最苦,所以发心就不深广,都在看眼前的利益,只是在积极加深我执而已。什么叫加深我执?求啊!求更多、不失、不会断,求永恒的存在。注意听!修行是破我执,破执著才能得空慧解脱哦!但是,如果一天到晚在求个人的利益,求眼前的利益,那只是在加深我执,不是在修行哦!是在制造更深的我执,使那个轮回的根更深而已!所以为什么要“以无所得为方便”?没有空慧就不能到达无所得。一定要明白哦,这是唯一的解脱之路!我们现在都不讲究这个:“我拜拜能得什么什么好处的,我去信,去供养布施,能得到好处”,得好处的观念建立在什么基础上?我执我见哪!我执我见的基础在哪里?无明啊!不了解法的真实相啊!所以,要改变观念,修改过去所有执著的这个程式,唯一的方便就是要上课听法,多闻熏习,把正见建立起来,才能修正过去错误的观念。为什么闻思修的这个“闻”这么重要?要多闻熏习哪!什么叫多闻?依正见如法去修行的才叫多闻,不是听邪见叫多闻,听外道的邪见,那越多听越惨!依缘起正见名为多闻,离开缘起正见的不叫多闻 ,那叫邪知邪见。听得越多,死得越惨!所以,每一个人都要知道这个苦的因缘是什么?我们要解除的是什么?目标是什么?这个看不清楚,发心就不正,因不正,果就歪。那又如何成就?所以发菩提心也要发得正。这是第一的“发心菩提”。
【二、伏心菩提:发心以后,就依本愿去修行,从六度的实行中,渐渐降伏烦恼,渐与性空相应,所以名为伏心菩提。】
伏什么心?烦恼、颠倒、执取心。伏住颠倒烦恼执取的心,这就是凡夫众生发心以后的修行过程。我们听了缘起正见,知道了法性空,将这个正知见慢慢地融入我们的生命,变成思维、行为的准则,在生活中逐渐地变成生命的中心,慢慢地,你的身心就跟空性相应了,这个过程名为伏心菩提。
【三、明心菩提:折伏粗烦恼后,进而切实修习止观,断一切烦恼,彻证离相菩提——实相,所以名为明心菩提。】
我们在发心过后,依据本愿去修,在六度万行中行持,实践慈悲行,渐渐的了解了空性,粗的烦恼也能降服了,但是细腻的微细烦恼还存在,这就需要更加切实地去修行实践。在生活中,在、行、住、坐、卧生命的过程中,如实地修行止观,这就是我在讲的如实观照,就是要在这个地方深细地去实践。最后真正地把一切烦恼都断了,证入诸法的实相,这时才叫明心见性,才是真正的明心菩提。
一般人所说的所谓悟了,所谓明心见性:我在那里参啊参啊,忽然间,“嘣”――明白了,明心见性!那个哪里叫明心见性?注意啊,这里讲的明心见性就是明心菩提,它是这样的一个次第和内容,要明白。
【这三种菩提即趣向菩提道中由凡入圣的三阶,是般若道。这时虽得圣果,还没有圆满,须继续修行。明心菩提,望前般若道说,是证悟;望后方便道说,是发心。前发心菩提,是发世俗菩提心;而明心菩提是发胜义菩提心。悟到一切法本清净,本来涅槃,名得真菩提心。】
发心后到伏心,然后到明心的三个阶段,就是由凡夫入圣的过程,这个过程叫般若道。这时虽得圣果,但没有圆满,还须继续修行――“理虽顿悟,事需渐修”。明心菩提,从前面的般若道来说是证悟,从后面的方便道来说是发心,发的是胜义菩提心。一开始发的是世俗菩提心,顿悟后发的是胜义菩提心。悟到了一切法清净,本来涅槃无有生灭,名得真菩提心。
【四、出到菩提:发胜义菩提心,得无生忍,以后即修方便道,庄严佛国,成熟众生;渐渐的出离三界,到达究竟佛果,所以名为出到菩提。】
明心见性以后就是悟“无生”,也叫无生法忍,这个“忍”不是忍耐,而是“认可、确定”,已经肯定地证入了一切法本自清净,本来涅槃无有生灭。这个叫做胜义菩提心,也就是悟无生。现在很多人都不了解:我发心往生哪里,上品上生,一日一夜“花开见佛悟无生”。在这里不悟,却要那样辛苦地去悟,其实,我们好好用功,不一定要到其它地方悟的,而且这里比较现实、肯定、切实,不要怕啊!
佛法虽然讲方便,却是为那些怯懦众生才讲方便的,所以,法是有它的次第的。今天讲的这个法门是最上的大乘法门,是为最利根者说的,一定要明白啊!今天能够听闻学习并且实践这个缘起无自性的佛法的,是真正的利根哪!说真的,一般的根性听了会怕,不敢肯定,他自己内心是不能自在的,很脆弱。对那种人说,这样修习会成就,他不会相信的,他会怕无人无我。尤其是现在佛教界很多方法都在教你:“你没有办法啊,你是不可能的,你一定要等待谁来救你,其他没有办法,因为你的业障深重”。这等于是开倒车啦,先把你给否定了,那你又如何修行?
但是,在我们这个法里面“是法平等”,每一个人机会平等。只要你发心,只要你用功,让你闻到正见后,每一个人都能证入的。就象在大学里学习物理化学,你得到一个正确的公式,那么只要到实验室去,照这个公式去体验一次,绝对可以证明到它的内容的正确性。佛法也是一样:你得到了正见,依法去实践,依法去体证,每一个人得出来的答案是一样的。为什么?因为法的究竟只有一个,真理只有一个,体会出来绝对是一样的。
【五、究竟菩提:断烦恼习气究竟,自利利他究竟,即圆满证得究竟的无上正等菩提。如上所说:二道各有三阶,综合凡五种菩提,总括了菩提道的因果次第,明白此二道、五菩提,即知须菩提与佛的二问二答,以及文段次第的全经脉络了!】
明白了二道五菩提的次第,下面看经文时,就会清楚佛陀与须菩提的问答了。照二道五菩提的次第去了解时,你会忽然会心,就会微笑:哦,原来,须菩提问这个的目的何在,而佛陀回答的意义又何在。其实就是依据这个二道五菩提的次第在问在答而已。这样大家就知道了,先知道《金刚经》的次第与内容,谈到经文时,你依据这个次第去了解它,很快就会懂,很快就会明白。这里有一个图:般若道、方便道,大家一看就知道了,虽然是般若道与方便道,但却是同样的发心、修行、证果二个阶段。明白了以后,下面讲经文时,就不会觉得奇怪了,点点滴滴一段一段的内容,你会觉得非常精彩,你会觉得原来《金刚经》并不是想象的那么难,它的意思会慢慢地衬托出来。我们很快地会跟空相应。
《般若经》就是让你明白一切法的离相无住就在这里。怎么离相?一切法让你知道它的虚妄不实。从哪里去见它?我们大乘佛法来讲,就是从缘起的正见,所以我讲缘起正见,明白了,回过头来,看了《金刚经》的内容,你会更明白。
三 叙传译
什公翻译的所依--中观家的诵本
【本经的译者,是姚秦时来华的鸠摩罗什三藏。我们朝代称秦的,不只一国一代,以帝王的姓氏去分别,即有赢秦、苻秦、姚秦、乞伏秦等。姚秦,为五胡十六国之一。三藏,即经、律、论,能通达三藏自利利人,所以尊为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为童寿。父亲是印度人,后移居龟兹国;母亲是龟兹国的公主。母亲生他不久,即出家做了比丘尼,什公也就出家。】
在中国,翻译经典影响较深的大概就是鸠摩罗什,还有玄奘大师。鸠摩罗什与玄奘大师所学的系统有一点不太一样,玄奘大师是属於法相系的,就是以唯识为主的;而鸠摩罗什是学中观为主的,在体系上有一点不同。研究大乘三系的人,都会发觉到一些问题,从法相唯识的角度来翻译经典,与从中观的角度来翻译经典,翻译出来的经文,本身就有一点差异。象《金刚经》或者《般若心经》也一样,尤其是《般若心经》比较短,但差别就看的比较清楚。从《般若心经》的原版看,把鸠摩罗什翻译的与玄奘大师翻译的对照一下,就会看出它的不同处。不同在哪里?就是对整个佛法体系的立场不同,翻译出来的那个角度就有一点点不同。但是,虽然是一点点的不同,对整个法义来讲,那差别是非常大的,我只是顺便给大家提醒一下。你们以后在研究大乘经典时,就知道翻译者的不同,译出来的经文内容也是有一点差异的。
【幼年,到北印的迦湿弥罗,修学声闻三藏。回龟兹时,经过莎车国,遇到大乘学者须利耶苏摩,于是回小向大。到得龟兹,已是英俊饱学的法师了。苻秦王苻坚,派吕光攻略龟兹,迎什公来华。吕光攻破龟兹,护送什公回国,在半路上,听说苻坚在淝水战败,吕光即宣告独立,国号西凉,在今甘肃西部。等到姚秦兴起,国王姚兴,信奉佛法,特派大兵攻西凉,这才迎什公到了长安。当时,佛教的优秀学者,都集中到长安,从什公禀受大乘佛法。什公一面翻译,一面讲学。所翻的大乘经论很多,如般若、法华、净名、弥陀等经。智度、中、百、十二门论等,信实而能达意,文笔又优美雅驯,在翻译界可说是第一流最成功的译品。所以,什公的译典,千百年来,受到国人的推崇,得到普遍的弘扬。】
罗什法师刚开始也是学声闻乘的,也就是现在讲的小乘,因为后来遇到大乘学者,也就学了大乘。由于他相当有学问,有内涵,而且声名远扬。当时的秦王苻坚很重视他,想办法要请他来,甚至派吕光去打,一定要把鸠摩罗什请回来,有这样的一个因缘。但是苻坚还没有请到鸠摩罗什时他自己就已经败了,后来吕光自己独立了。鸠摩罗什来我们中国以后,当时有很多出家人与善知识都去亲近他,一面跟他学,一面翻译经典。
【本经,什公第一次译出。除这,还有五种译本,就是:元魏菩提留支的第二译,陈真谛的第三译,隋达摩笈多的第四译,唐玄奘的第五译,唐义净的第六译。在六译中通常流通的,即是什公的初译。其后的五译,实是同一法相学系的诵本;如菩提留支译,达摩笈多译等,都是依无著、世亲的释本而译出。唯有什公所译,是中观家的诵本,所以彼此间,每有不同之处。要知道印度原本,即有多少出入;如玄奘译本也有与无著、世亲所依本不同处。这点,读者不可不知!】
罗什法师翻译的金刚经非常顺畅,义理又非常通达,文词又非常优美,所以,比较普通性地在流通。罗什法师翻译的是属於中观系的思想,这个是重点,一定要明白!其它的五译,是同一法相学系(唯识),都同样站在唯识的角度来翻译的,我们都知道无著、世亲是法相唯识的祖师。中观家是依般若经为主的一个思想;唯识则不是站在中观的立场。那么想想看:《金刚般若经》是属于般若的系统,当然要用中观家的思想来翻译或者解释,也才能还其本来面目哦!如果般若系统的经典,却用唯识家的理论来翻译的话,多少会有所不同。
所以要明白一个很重要的论点:当我们研究般若经的系统时,应该要用中观家的思想体系来了解它,来研究它,就会比较清楚。如果研究的是唯识的经典,那么就要用唯识的思想来研究它,才能恰到好处,这一点很重要哦!中国很多研究佛学的人,往往都忽视了这一点,所以为什么会有很多争论,也在这一点。比如说:中观家讲的是无自性,而真常系讲的是自性。那么如果般若系统阐物的是中观无自性的话,用真常系的自性思想来解释它,那不是很离谱吗?所以每一个都要注意:在研究大乘佛法时,研究真常系的,要用真常系的理论去解释它,才是真正的它的本来面貌;研究般若系的,一定要用中观家才能了解它的本来面貌,很重要哦!很多人不了解,以为说圆融,这一边讲过来,那一边混过去,把它混作一团,这样本来的面目就不见了,所以这一点很重要!
这一本《金刚经》有六译,只有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是中观家的诵本,这一点一定要明白!这一点如果不明白,将来在法上我们会存在很多的问题。要知道印度的原本,即有多少出入。如玄奘的译本也有与无著、世亲所依本不同处,这点,读者不可不知!重要啊!今天研究的这一本《金刚经》是罗什法师译的,他根据的是中观家的诵本。后面谈到本经的内容,如果不了解中观家的思想体系,就没有办法了解这一本《金刚经》与《般若经》的整个体系,不知道怎样才是它的原貌。如果利用其它体系的思想来解释《金刚经》的话,那会面目全非!这一点一定要明白。
刚开始就讲过了 ,中国有一本《金刚经五十三注》,就是收集了中国历代的古德各家之言,有五十三家之多,把每一家的重点提起来合在一本,而解释这个《金刚经》。但是,导师说:五十三家的这个注,真正能了解《金刚经》的真精神与精要所在的,不多!每每偏颇的地方非常多,根本就没有办法了解真正般若系统的思想。所以般若经的真正的内容反而被抹杀了。千万不要以为:“哦,我每一家都懂,那叫圆融”。那是不对的,这一点一定要明白!所以,研究《金刚经》,真正要解释《金刚经》,一定要根据中观家的思想来研究《般若经》的思想,才知道《般若经》的真正本义是什么,才不会偏离。
正释
甲一 序分 乙 一 证信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本经略分序、正、流通三分。叙述一期法会的因由,名序分。正式开显当经的宗要,名正宗分。赞叹或嘱累流通到未来,名流通分。序文又分证信及发起二序,今先讲证信序。如是,指这一本经。我,是结集者自称。闻,是从佛陀亲闻,或佛弟子间展转传闻。佛如此说,我如此听。现在就我所听来的又如此地把它诵出来,真实不虚,一一契合於佛说。】
一般的经典大部分都分为三部分:为何讲这个法会的原因条件叫序分;讲这个经的重点叫正宗分;最后赞叹或嘱累流通,叫流通分。
经典的结集是在佛灭度后,后来的佛弟子为了能够统一,使大家都能明白佛法的正确,而把佛陀所谈的结集起来。当时都是阿难尊者来诵,因为他在佛陀身边比较久,记忆又好,所以他就把佛陀讲过的经诵出来,而由结集的人来认可。阿难在结集这一本《金刚经》时,他说:当时我听到佛是这样说的,今天也照这样地把它诵出来。
【依《智论》说:如是,表信:信得过的就说如是,信不过的就说不如是。佛法甚深,‘信为能入’,如没有真诚善意的信心,即不能虚心领会。如是又表智慧;有智者能如佛所说,不违真义,即可止息戏论与诤竞。修学佛法,以信智为根本:无信如无手,不能探取佛法宝藏;无智如无目,不能明达佛法深义。经文首举如是,即表示唯有信智具足,才能深入佛法,得大利益。一时,泛指某一时候,即那一次说法时。因各地的时间不一,历法不同,不能定说,所以泛称为一时。】
为了要证明这是佛说的,所以阿难说,这是我从佛陀那边亲耳听闻的,证明了它的正确性,所以叫“如是”。“一时”,是指某一个时候,也就是在说法的当时。为什么没有用一个固定时间呢?因为各地的时间不一样,历法也不同,所以不能用固定的时间,而用一时来作为泛称。象我们中国的时间与美国就差一天,每一国的历法都不一样,所以用“一时”代表佛陀说法的那个时候。
【佛,译义为觉者,是无上正遍觉者。佛陀创觉了诸法实相,即缘起性空的中道。又从自证中,大悲等流,为众生开示宣说,以觉悟在迷的众生。所以,佛是大智慧,大慈悲的究竟圆满者。】
佛弟子都很清楚:佛,他只是一个觉悟的人。为什么叫正遍觉呢?他已经了解了诸法的实相,缘起性空的中道,他不但能自觉还能觉他,他的圆满就是在这里。他是最究竟最圆满的,所以叫正遍觉。我们很多人都误解了,把佛当作万能的,好象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样子,其实不要这样的解释佛。一般人都把佛看成象上帝或造物主一样,这是不对的。佛,他只是从缘起的一切万法的现象中,去了达它的实相而悟入中道而得到觉悟,离开了颠倒,离开了生死烦恼。他展开的就是这种大智慧,用这种大智慧又能圆满一切众生,所以,我们称他为佛。千万不要把他当成万能的,无所不能的那种,就是某某权威,某某特殊功能的一种展现者,都不是这样子。这样,我们才不会偏离对佛陀的认识。
【舍卫,本是城名,应称为侨萨罗国舍卫城。但古代城邦国家的遗习,每以城名为国名,侨萨罗国的首都在舍卫,所以也称为舍卫国。舍卫,是闻物的意思,以此城的政治、文化、物产等都很发达,为全印度所闻名的,所以立名为舍卫。】
【祗树给孤独园,是城外如来居住与说法的地方。如来常住说法,除摩伽陀王舍城外的竹围而外,要算在祗树给孤独园的时候最久了。园是给孤独长者――须达多发心修盖供养的。树是波期匿王王子祗陀奉施的。祗陀的树林,给孤独长者的园,所以总名为祗树给孤独园。 僧众的住处,名为僧伽蓝,即僧园。园,不但是林园,僧众的智德并茂,大德辈出,好像园林的花木繁茂,馥郁芬芳一样。所以僧伽的住处称为僧园。】
我们看到大乘经典讲到的地名,很多都是在“祗树给孤独园”这个地方说的法。须达多(给孤独长者)很欢喜地要供养佛陀,要找一个地方来建,找到祗陀太子的这个园,要跟他买。太子说:这个价格是金砖铺满地。他为了供养佛陀,真的运了很多金子把它铺起来。这个祗陀太子很感动,问:你为什么有这样的发心?他说:佛陀是一个大觉者,所以,我非常喜欢地供养他。太子想:你既然这么大的心都愿意发了,那我也应该供养。于是说:地卖给你了,但是树是我的,由我来供养佛陀。他们二个,一个供养地,一个供养树,合起来叫祗树给孤独园。
【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是听法的常随众。佛在鹿苑,初度侨陈如等五比丘;接着又有耶舍等五十多人,随佛出家;三迦叶率领他的徒众,从佛出家,就有一千多众了;王舍城的舍利弗、目犍连,又带了二百五十弟子来出家;于是佛的初期出家弟子,就有千二百五十人了。这千二百五十人,不一定在佛前,像舍利弗等大弟子,常时分化一方。经中多标千二百五十人,不过约最初从佛出家者而说。其实,未必全都来会,而新进的比丘极多,又何止千二百五十人?佛的出家弟子,本有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等五众。但因佛现比丘身,所以住持佛法,以比丘为主。本经的听众,除比丘而外,也应该还有比丘尼等,在家的优婆塞、优婆夷、以及护法的天龙等,如流通分所说可知。不过在这证信序中,没有一一列出来罢了。 比丘,译为乞士,就是‘外乞食以养色身,内乞法以资慧命’。此千二百五十比丘,都是大阿罗汉,所以说大比丘众。众,即僧伽的义译。千二百五十人的僧团,同住祗园,所以叫俱。严格的说:和合僧——众的形成,论事要具备六和合,论理要同得一解脱,这才称为俱。
佛是化主,祗树给孤独园是化处,大比丘等是化众。具备这种种因缘,本经是佛所说的,可以确信无疑了,所以称这为证信序。】
以前,在佛陀身边的不止一千二百五十人,但是在经中大部分都取这个数目,这只是一个代表。重点是佛陀本身也是现比丘身,所以真正住持佛法,还是以比丘为主,因此也举比丘的人数为代表。但是并不可能只有这一千二百五十人的出家人,应该还有很多。尤其是大乘经典是对菩萨讲的,不是只有对出家人讲的,包括在家的优婆塞、优婆夷以及护法的天龙等。一般的出家人,只要受具足戒的都叫比丘,加一个大字(摩诃)意思是说,已经证了阿罗汉了。众,即僧伽的义译。千二百五十人的僧团,同住祗园,所以叫俱。严格的说:和合僧——众的形成,论事要具备六合,论理要同得一解脱,这才称为俱。”所以经典讲俱的时候,应该包括了我们讲六和合,那么就是戒和了,对法的体认(知见)也要一样,所得到的供养也是一样,大家都能够和合的,不是说只有出家人聚在一起的叫“俱”。这里“俱”字严格地讲,一定要同得一解脱。这个就更难了,所以这个“俱”字,不是随便乱用的。
讲经,一定要具备几个条件:说法的是佛陀,在孤独园地方是具备了化处,所度化的对象是大比丘,如果没有具备这个,就不能成为一个说法的法会。这些因缘都具备了,你就认为:哦,这个是正确的,应该是可以相信的,所以叫证信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