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最新一期的杨澜访谈录的播出, 杨振宁和翁帆再一次被推到了公众和舆论的风口浪尖上。人们众说纷纭, 说白了就是对巨大年龄差距婚姻的好奇和探究。归结于杨翁婚姻中, 是否有爱, 还是只是一种名利, 声望与年轻, 青春等外在条件的利益交换。
我在刚大学毕业时, 同单位的一个25岁女孩, 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相亲活动。因为我们年龄接近, 所以交谈比较多。她会讲" 这个人长的凑合, 工作单位也不错, 就是没有房子, 结婚后不知住哪里?" 又或者" 那个人, 家庭条件好, 但本人长的寒碜了点。" 等等。 最后综合评估, 找了一个门当户对, 各方面条件不错, 看起来顺眼的男孩结婚。这样的婚姻门当户对, 男女条件旗鼓相当, 是否这样的婚姻在大众眼里就是美满幸福呢? 当初选择伴侣时的种种现实考量是否也有物质和世俗的东西在里面呢?
也许有人会说, 人到了一定的年龄, 思想和感情就不再单纯, 考虑世俗物质和实际的东西就比较多。而八十年代中期的校园爱情, 是没有房子, 工作等等的考虑的。那么校园爱情是否就是纯粹的感情。而没有任何外在条件的考虑呢?
答案是否定的。读大学时, 同学中有一个女孩和她的男朋友, 他们是中学同学。 当同学们知道她的男友是一个中专生时, 很多人是一副不以为然的表情。 那时的校园爱情是没有金钱, 房子等物质的奢望,。但那个时代的人们却看重学历和文凭。那么学历和文凭属于纯感情吗? 单纯的校园爱情只有爱情而没有社会的, 世俗的标准吗?
感情是什么? 纯粹的感情又是什么? 年少无知的青春, 选定的伴侣, 或许最初是没有利益, 地位和家庭的因素 。但又听到过多少人的怨言和控诉, 他们认为这种只有感情而没有兼顾其他条件的婚姻, 会带来生活习惯, 价值观念的极大不同。因为纯粹的爱和感情抵挡不了" 门不当户不对" 的因素所带来的恶果。
即使是少年人纯纯的感情, 也包含了太多外在的东西, 比如青春少年会因为一个女孩的美丽而产生爱情。喜欢一个女孩的原因就是外貌, 这也是条件, 是最基本和原始的外在条件。比如一个怀春少女喜欢一个男孩, 或许因为外表, 学业, 能力, 帅气, 酷, 其中一定有外在的东西。即使是最纯的爱, 里面也参杂了太多外在和表象的东西。所谓爱其实就是由各种内在和外在的因素组合起来的一种吸引力。假如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去爱一个文盲, 不管他们是否真爱, 世界一定会判断他们不会幸福。
爱情和婚姻是千百年来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所谓纯粹的爱情和美满的婚姻说到底带有不同时代, 不同民族, 不同文化的烙印和痕迹。人们习惯以一种大众化标准来评判非常个人的感情, 合乎大众的就一定是对的吗?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 这样的大众标准适合每一个个体吗?
所谓” 子非鱼, 焉知鱼之乐.” 青菜萝卜, 各有所好, 爱与不爱, 其心自明, 幸福与否, 冷暖自知。幸福是一种很个人的感觉, 翁帆说她是幸福的, 那么她就是幸福的。假如生活中认识的人, 告诉我她很爱自己的丈夫, 她丈夫给了她一个纯净的世界, 她非常幸福。我选择相信并且祝福她。或许她的幸福并不是我所追求和需要的。为什么非要以我对幸福的理解和诠释来论断评判她就一定不幸福呢?
热爱生命, 享受生活, 欣赏美丽的大自然, 喜欢音乐,阅读,旅游,为家人烹调美食.(均为原创, 谢绝转载)
打印 (被阅读 13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