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明」是对人生现实,缺乏正确的认识,一种盲目的意志。”
比如不了解我们身体的功能以及观念形成的原因,不明白形成痛苦烦恼的原因,如何能超越?为什么有人幸福有人痛苦?为什么有人解脱有人却依然生死轮回?差别就在于明与无明:“明”是对真理的清楚探讨和相应;无明就是不清楚真理(尤其是我们的身心功能),凭自己主观意念和社会风俗习惯,带来的就是传统的观念,每天都在拼斗,为的是爱取有。所以最重要的是先要明白我们身心五蕴的功能。
“「爱」是观念上的一种期待和欲求,求什么呢?求常恒的满足,永久想支配一切的一种欲望。”爱的背后,已预期有「不变的实体」或「常一主宰的我」了。如没有此预期,就没有「爱」的发生,也就没有「苦」了。”
爱是观念上的一种期待与欲求。求常恒的满足,是一种永远想支配一切的欲望和期待,希望控制支配一切而不希望失去。这里就点出一个重点:爱的背后已经预期有不变的实体或常一主宰的我了。我们欲求占有并希望永恒存在,在这样的爱染后面就是希望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实体能控制主宰,那就是“我”的本质(“我”的意思就是主宰)。在社会上我们即使不能当总统,在公司当董事长也是主宰,在社会上实在没机会,回到家里做老大或对儿子也是主宰,反正任何场合找个机会做主宰,再不行对自己养的动物也要主宰,世俗的人类要离开这个主宰欲真是很不容易啊!我们只要时时刻刻反观一下,就知道自己一直落在主宰的观念中,都认为我比你强,比你高,我要主宰控制你,你要听我的,如果你不听我的,我就生气。其实这个主宰欲就是我执我见。我们很少了解佛法所讲的缘起法的内容,不知道缘起的一切万法都是平等的,是相依相缘的存在。
当我们与明相应,体悟了真相,那个我执就消失了。就明白万法(包括人)都是缘起的,一切人事物之间都是相依相缘的存在,绝对不可能单独存在的,是互动的关系,而不是独自高高在上不依靠别人。譬如农民种稻,工人制造车子做衣服等,每一个行业合起来,大家才能共享互助和乐。如果人人都是高高在上的大企业家,没有清道夫,城市的垃圾谁来处理?所以清道夫也很重要,他们和我们是平等的。现在的厕所都是抽水马桶,过去是挑肥的,还要去作肥料,我们在小时候看到挑肥的来了,都会捂着鼻子跑到旁边去。懂缘起,就知道任何一个职业都是平等的,社会国家不能缺少某一种人,如果每一个人都当总统,那就不像国家了;每一个都当董事长,谁来做职员?每一个都当老师,谁做学生?每一个人都是出家人,天下成何体统!
当我们了解一切都是相依相缘的缘起条件的组合时,自他间就没有隔阂,就不会有优越感和主宰欲了,对一切法就懂得尊重,唯有彼此尊重和合,人间才有真正的极乐幸福可言。相反,如果是自我永恒存在的主宰欲(即我见我执),带来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痛苦,整个人类的斗争烦恼也都是从主宰欲而来。听说人类自有历史以来只有两百多天没有战争的,国与国、人与人之间都在争斗,因为各个都有“我”,都想主宰。所以只有真正体悟明白宇宙真理法则的人,才有真正的幸福可言。现在表面上看来物质非常丰富,科学非常进步发达,但是人们的精神有没有真正解脱一点?物质生活确实改善多了,但是谁因为这样而幸福解脱呢?现在的人从孩童时代就开始自杀了,很苦啊!以前我们读小学时没有竞争,放学回来,书包一丢就打陀螺、玩纸牌等游戏,童年的生活是很幸福的。可是现在幼儿园回来还要补习,笑死人了!小学开始就在摧残幼苗,很惨!虽然吃穿住条件都很好,但是有没有幸福?所以谈解脱不是只有注重外在的物质,真正的解脱是认清真相、了解真理,只有懂得缘起法,懂得真理法则,才能超越苦。也就是说,体悟真理超越虚妄的我执才能解脱痛苦,这就体现出佛法的重要性了。一般人以为佛法是搞迷信、崇拜、信仰,其实佛法研究的就是人生真正的真理哲学、生命哲学、智能哲学。唯有了解这些真理实相的人,才有机会超越痛苦烦恼和生死的束缚,这里一点迷信都没有。
我们从上课到现在一直都在破迷信,破除外道的思想,外道都在搞“祈求、开运、持咒、消灾”。而真正的佛法是探讨我们的身心五蕴,了解万法缘起的运作原理,众生生死轮回痛苦烦恼的真正原因。然后如何去转化原因,使得每一个人都能超越生死烦恼痛苦,佛法最终目的是要我们解脱,不是迷信崇拜。但是社会上普遍大众由于没有亲自研究佛法的法义,所以无法明白佛法的真正意义,一般看到的只是求啊、拜啦、寺庙的法会等这些现象,这是佛法的外壳。对于佛法真正的本质却理解甚少,误解很多。讲一句实在话,不学佛那才是可怜得很,因为痛苦永无出期,永远不能解脱。不管你钱财、地位、家庭如何圆满,但总会有老病死的一天,那时就苦不堪言了。学佛法,得正见,在自己的身心真正体验到生命的真相后,对生死就无惧了,超越了一切的痛苦和烦恼,活着幸福自在,死时毫无恐惧,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佛教中有一部份的思想,是将当时印度的学说,加以改良,重新组织而成的,如:1、人生是「苦」的 2、应求「解脱」 3、肯定四大说 4、业是生死因 5、以「禅」为主要的修行方法。
那末,佛陀独创的教义是什么?略说三种: 1、无常观(否认实体的常住) 2、修行上的中道主义(离苦、乐二极端) 3、慈悲思想的广大。”
佛法中有些专门术语是原来印度思想界常用的,佛陀加以改良了。如:第一、人生是苦。这本来是印度普遍的思想,所以佛法也以苦集灭道的苦为根本。第二、应求解脱。佛法也讲解脱痛苦,集是苦的原因,所以找到苦的原因,而使苦灭、集灭就是“道”(方法),这是佛法的解脱内容,与外道有着根本的差别。第三、肯定四大说。万事万物都是四大所造,佛法把四大也含融了进来。第四、业是生死因。佛教也加以采纳,只是业的内容有所不同。第五、以禅为主要的修行方法。佛陀也是入四禅出来后思惟才开悟的,所以也重视禅修的方便。
上面这五种含摄了印度原有的思想,但佛法却有着自己的特质,佛陀独创的教义:
第一是无常观。即否认实体的常住,否定有一个永恒的灵魂(我),否定不变主体的存在。佛法不认为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东西,所以说无常,其实无常的深义就是常不可得。
第二是修行上的中道主义,离苦乐二方面的极端。印度外道思想归纳起来有修定主义、极端的苦行以及享乐主义,快乐是一边,苦行是一边。而佛法是离开极端二边的中道主义,与外道不一样。
第三是慈悲思想的扩大。后来产生的大乘佛法,以菩萨道为主的思想就是慈悲思想最恰当的表现。耆那教也严禁杀生,重视德行,但我们佛教到大乘佛法时慈悲心的思想展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大乘强调关怀十方尽未来际一切有情众生,慈悲心就更宽广了,大家要明白这些同异之处。
“六师的无常观是现象上的厌世观,而最终要回归本体界。但佛陀说「无常」,不止是现象上,而是本体界也没有固定常住的实体或第一因。”
六师也讲无常,他们误认为一切的毁灭是断灭,所以是现象上的厌世观,而终究要回归本体界的。但佛陀所说的无常,不止是现象上生灭变化,本体界也没有固定常住的实体或第一因,所以上帝不可得,本体不可得,第一因不可得,即自性不可得。
外道认为现象是无常的,但是有一个本体是常的,死了回到本体去。佛法不但认为器世间与身心都是无常的,而且一切现象根本没有形而上的本体(第一因),这就是最大不同的地方。
“换言之,没有固定的灵魂,或不变的我可得。佛陀的无我论,是缘起中道的实相论,是与一切外道不共的。”
所以佛法不是一元论或多元论,不是本体论,也不是唯心论或唯物论,而是中道的缘起论,这个一定要明白。后面所讲的缘起理论就是佛法真正的中心特质,所以先厘清佛法与外道思想的不共后,才能深入佛法的缘起论。了解佛法的特色,才能铲除神教的观念,铲除有我、主宰、实体的观念。佛法的特质是无常无我的中道缘起论,一定要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