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瘤性腸瘜肉 癌前病變
腸瘜肉是指大腸腔內黏膜表面隆起,導致局部增生的一類病變。它分為好多種,有腺瘤性腸瘜肉、炎性腸瘜肉、增生性腸瘜肉、錯搆瘤瘜肉、淋巴性腸瘜肉等。醫學界發現,炎性腸瘜肉、錯搆瘤瘜肉、淋巴性瘜肉跟腸癌關係不大;增生性腸瘜肉跟腸癌關係稍大。「腺瘤性腸瘜肉就是癌前病變!」施章時表示。
腺瘤性腸瘜肉越大,惡變的可能也越大。數據顯示,一個兩釐米以上的腺瘤性腸瘜肉癌變機率約為25~50%。一個1~2公分的腺瘤性腸瘜肉癌變機率為5%左右。所以,腺瘤性腸瘜肉彷彿埋伏在體內的「定時炸彈」,搞不清多少年後啟動開關,開啟「腫瘤模式」。
腸瘜肉為何會轉變為大腸癌呢?這受綜合因素影響,可能與基因變異,長期喜好油煎、煙燻、火烤等烹飪方式,抽菸,喝酒,反覆腹瀉、便秘,過度疲勞導致抵抗力下降等因素有關。這些因素同樣可能是腸瘜肉的致病因素。
★「痔瘡」麻痺人腸鏡要提倡
★近期接觸的四個案例讓施章時印象深刻,因為他們幾個人有個共性:年紀在60歲以上、因痔瘡或肛瘺就醫、做腸鏡發現有瘜肉、取瘜肉組織活檢後發現,表面是瘜肉,實際為瘜肉階段的癌變,「我們將瘜肉切掉,解除了隱患,等於一項檢查及時攔截了四個癌症。」施章時稱。
他建議,老年朋友多關注腸道健康,別把腸道、肛周的問題都歸結為痔瘡。「60歲以上有大便出血、腹脹等問題,一定要做腸鏡檢查。」大腸癌好發於40歲以上的成年人,上了年紀的人更應注意大腸癌發生的可能。
無論哪種腸瘜肉,早期都沒有不適表現。因為腸道的寬度有3~4釐米,本身還能擴張。瘜肉的體積在腸道這個「大容器」中顯得微不足道。若因瘜肉造成便血、腹脹、黏液大便等症,多表示瘜肉已到中晚期,甚至是大腸癌的中晚期。而大腸癌早期也常無痛無覺,等出現了便血或其他不適,通常已經不是早期了。
施章時建議,40歲以上,從未做過腸鏡的人要做一次腸鏡檢查。比起胰腺癌、肝癌等「凶險」的癌症,大腸癌的生存率非常高。及時發現和治療,有90%的大腸癌病人可以得救。可是在中國,能夠早期發現的,可能還不到10%,這跟腸鏡檢查不足有關。生活中,不少人排斥做腸鏡檢查,有心臟病、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怕痛,怕檢查。腸鏡檢查時,確實可能會牽拉腸道引起患者的不適甚至疼痛感。但大家可以選擇無痛的全麻檢查。對有基礎疾病的高齡者,也會評估心腦血管疾病者的狀況使用麻醉藥物。
★有瘜肉 必須要切除
腸鏡檢查一旦發現腸內有瘜肉,無論哪種瘜肉,小於2釐米的可以直接切除。一舉兩得,這也是腸鏡檢查的好處之一。大於2釐米的瘜肉無法在腸鏡下切除,可先取組織標本做病理檢查,改日在腹腔鏡下做切除手術。切除後的標本都要進行病理檢查,若已存在癌變可進一步擴大切除範圍。
雖然只有腺瘤性腸瘜肉跟大腸癌的關聯度最高,其他種類的腸瘜肉也不能完全排除癌變的可能性。加上瘜肉本身也會引起不適,都主張切掉。2007年,當時的總統小布希在結腸鏡檢查中發現大腸瘜肉,也進行過清除手術。
瘜肉切除後,隨允菢O其重要的。要求患者隔一年再回來做腸鏡檢查,如果沒問題,隔三年再做腸鏡檢查。這是因為,腸道長達1.5~2米,可能不僅只有這一個瘜肉,也不排除沒切除乾淨的可能性。(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