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清丽的歌声把我们带入了红楼梦大观园的木石奇缘“枉凝眉”凄婉的意境中。但这却不是中国歌曲音乐会,而是王培喜博士在ACCA西校做声乐讲座时为中文学校的家长们所做的歌唱演示。王博士演讲的题目是“歌唱训练与中国歌曲演唱”。在为家长们演讲之后,又专为老师们讲了一堂关于如何保护嗓子的课。
来自于武汉, 获得华中师大声乐表演硕士和武汉大学戏剧与影视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音乐系副教授的女高音歌唱家王培喜博士,来到Kennesaw 大学(KSU)音乐系做访问研究。 在访问期间王博士曾为KSU做有关“中国音乐与民歌”的演讲。好评如潮。西校有幸请到这位在国内曾多次举办过个人演唱会的歌唱家和艺术系博士来为我们讲解发声的原理和歌唱训练,真是非常地感谢。
王博士的讲座里讲到,呼吸训练是歌唱的基础和关键,即所谓的“歌唱的技巧就是呼吸的技巧”。从这里我们学到了怎样有计划的使用气息:关键是呼的艺术,而不在于吸。王博士强调声带的振动应均衡地纵向传播,使整个身体变成我们嗓音的一个大共鸣器。而声音的美感则包括吐字的清晰和音色的美感两方面。在咬字吐字训练中要注意汉语的声韵调节,要了解汉语十三辙知识,做到声母清晰,韵母发响。后来在和老师们讲的课中讲到怎样让嗓子从劳累中恢复过来,怎样用振颤的气流让嗓子放松,复原。这对在讲了两个小时的课后嗓音难免会发干发哑的老师们来说正是最需要的。这些知识和技巧我们都可以马上就领会并学着做。 但是当王博士讲到音色训练时,在发声中要获得声音的“心儿”,即音色越集中,声音的穿透力越强这一点,却有些难以马上就领会理解。但当王博士演示唱到“如何心事终虚话”之后的“啊-”长腔时,不疾不徐,流啭如意地把那段描写枉自多情,终于无缘的无奈心态的一段拖腔给唱出来时,才对音色的感染力有一点理解。王博士教导我们说,好的声音就是要饱满、圆润、有穿透力、可调节。好的声音是我们要不断地追求的,不只是为了唱歌,平时说话都要注意用到这些发音技巧,这样才能保持声音不随年龄老化。
讲座中听众们热烈地提问,并勇敢地站出来试唱,都分别得到了王博士的悉心指点。王博士的讲座使家长和老师们都受益非浅。大家都非常感谢王博士百忙里抽空来给我们做如此精彩的讲座,并希望以后学校常常办这样的讲座。[疏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