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 索
  • 新闻资讯
  • 活动预告
  • 售让求购
  • 美食亚城
  • 成长教育
  • 企业黄页
  • 男人女人
  • 生活杂谈
  • 摄影摄像
  • 诗歌文学
  • 谈天说地
  • 医疗保健
  • 招聘求职
  • 亚城论坛
  • 房产租售
  • 打折降价
  • 文体娱乐
  • 热点杂谈
  • 健康养生
  • 保险园地
  • 旅游休闲
  • 园艺之乐
  • 亚城社团
科学家在太阳系边缘发现“疑似”矮行星
热点杂谈 | 2014年03月30日 07:06 / 作者:谦谦静听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0

英国《自然》杂志网站26日刊登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科学家在太阳系边缘发现一个由冰和岩石构成的块状天体,如果能进一步确定其体积,它将有可能成为太阳系中最远的一颗矮行星。

人类迄今所知的太阳系由内及外大致可分三个区域,分别是岩石类的类地行星,气态巨行星和主要由小行星、彗星组成的柯伊伯带。通常认为,最远处的柯伊伯带与太阳的距离大约为30至50个天文单位,一个天文单位等于地球跟太阳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

十年前,科学家确认了一颗名为“塞德娜”的矮行星,其与太阳最近的距离约为76个天文单位,被认为是已知太阳系内最远的一颗,也是柯伊伯带以外确认的唯一太阳系天体。

而美国双子星天文台和卡内基科学学会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颗“塞德娜式”的天体,并将其编号为“2012 VP113”。据估算,它的直径约为450千米,与太阳的最近距离达到80个天文单位,是围绕太阳运行的最远天体。

研究人员进一步推断,这颗新发现的天体与“塞德娜”星都是“奥尔特星云”中的成员。天文学家推断在太阳系外缘可能存在由冰态物质组成的“果壳”,即“奥尔特星云”,它被认为可能包含多达10万亿颗彗星,其中的天体在太阳系约46亿年前生成时已经成形。

研究人员说,新发现的这颗天体的体积仍有待进一步确认,它很有可能取代“塞德娜”星成为迄今发现最远的太阳系矮行星,对其形成的研究可帮助科学家了解整个太阳系的“进化史”。

(来源:新华网)

  • 最新评论
  • 更多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如果您现在使用手机,请将这个二维码存入相册,再打开微信,扫一扫,点击相册。
楼主 | 站龄:0年
谦谦静听 [站内短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网条款 | 赞助我们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07-2014 atlanta16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