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戰策略是她須盤算的重點。2008年她初選中輸給歐巴馬,重要原因正是策略出問題,欠缺清晰的競選主題(人事混亂是另一原因)。當時她打「經驗牌」,想克制欠缺行政經驗的歐巴馬,但「經驗」是空泛詞,沒有具體政策,不像歐巴馬以「改變」(change)作號召,口號之下還有連串具體改革計畫,所以選戰愈打到最後,喜萊莉主題不明確的缺點就愈暴露。
喜萊莉可訂出甚麼策略?經濟應是重點。雖然美國經濟去年下半年真正復甦,歐巴馬更預言,今年是美國經濟突破年。但最新跡象顯示,今年景氣只是謹慎樂觀,「謹慎」比「樂觀」更值得留意,因為消費信心仍弱,去年第四季汽車和房屋需求轉弱,勞工部日前公布的最新就業報告顯示,今年1月只增加11.3萬份工作,比去年表現還不如,令人失望。
跡象顯示,經濟情況就算已真正開始「復甦」,但離「強勁」還很遠;況且,除了經濟本身,國會不可能有助力,共和黨反對政府擴大開支、反對延長失業金、也反對提高最低工資等都可能不利經濟。所以改善經濟應是喜萊莉選戰主題。
總統選舉中,候選人最重要的工作是激起選民希望和熱情。中產階級占美國人口的三分之二,喜萊莉打經濟牌,目標必指向中產階級,改善經濟是要讓中產階級獲得就業和繁榮等好處,應是最基本策略。經過五年經濟衰退打擊的中產階級和打工階層,痛苦仍揮之不去,如果喜萊莉能讓美國人感到她明瞭這種痛苦,並承諾改善,給美國人新希望,是贏得選民支持的最基本策略。
但喜萊莉也須考慮民主黨動向。這兩年民主黨自由派聲勢日大,高舉自由派旗幟的白思豪攻下紐約市長(競選時提出富人加稅以推行全民學前教育),連歐巴馬也在國情咨文中不得不買自由派的帳,以「經濟不平等」作主題,主張提高最低工資,為美國人提供「社會流動」(social mobility)機會。
自由派領袖、麻州聯邦參議員和前哈佛法學教授伊莉莎白‧華倫主張縮小經濟不平等差距,要求擴大社安和Medicare福利,還極力抨擊華爾街貪得無厭,這些與「占領華爾街」邉右幻}相承的主張,獲年輕選民歡迎,已成自由派標準,華倫也因此成自由派領袖。
自由派公開表示,任何爭取提名者都須就自由派核心主張表態,如果不支持提高最低工資和縮小貧富差距,就不予支持。自由派政策研究組織「Demos」會長麥吉(Heather McGhee)說:「經濟不平等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基本問題,兩黨都不能不就這個問題作回應。」自由派已發起邉樱?扑?锌偨y參選人將改善經濟不平等納入參選政綱。
喜萊莉是中間派,與夫婿柯林頓一樣,主張改善經濟,為各階層創造利益,包括商界。她被視為對商界友善,與強烈批評華爾街的華倫背道而馳,所以自由派並不完全信任喜萊莉。去年12月,喜萊莉受邀到華爾街高盛總部演講(演講費20萬元),被視為公開表態。她演講中說:「醜化華爾街,不能改善經濟;我們一起陷入經濟衰退,我們也應一起合力從衰退中走出來。」這番話大獲商界人心,認為她正是商界期待的總統候選人。
喜萊莉為順利贏得黨內提名,也為團結民主黨,不得不吸納自由派主張,估計她會採「中間偏左」路線;中間是她的本色,亦即打經濟牌,而偏左則是自由派主張,亦即藉改善經濟幫助中低階層。中間偏左應只是初選策略,獲提名後,她將淡化自由派色彩,盡量避免令商界不歡迎的議題。自由派也知道喜萊莉最有希望贏得選舉,對她獲提名後的路線就不強求了。
總括而論,喜萊莉民調支持度高、競選團隊實力強大、籌款能力過人,初選難有對手,贏得提名不難。她最困難的是獲提名後如何包裝自己,以激起選民希望,塑造代表全民利益的形象,迎戰共和黨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