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11·22”爆炸事故已经过去了一周时间,对于事故发生的具体原因,国人还在继续等待国务院调查组的结论。“为什么不疏散群众?”“为什么引起爆炸?”“泄漏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泄漏的原油会进入市政排水涵道?”“是规划的问题还是设计的问题?”……11月25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杨栋梁连发的15问还没有确切的答案。不过除了这些具体的针对事故本身的问题,我们更想知道,一条本该远离居民区的输油管道,为什么会和城市的市政管网和交通要道交织在一起,为什么会有居民区建设其上?城市的扩张和油气管道的安全本应并行不悖,是什么造就了城市建设者和油气管道管理者之间的协调不畅、各自行事?
一线调查
记者获得材料显示
爆炸前8小时:6次事故汇报未提公众疏散
事故调查专家组11名成员来自中石油,近日完成调查报告初稿
11月22日10:24,益和电气生产车间西墙上的时钟定格在这一刻,再不摆动。
在那之前,从夜里两点半养路工发现路面有油报警,到3点警方向黄岛开发区管委会报告,4点区应急办领导赶到现场……在短信、电话的逐级汇报中,政府、企业人员陆续抵达。
11月22日清晨,原油在路面上已向南蔓延了150米,虽然不断用沙子覆盖,但气味还是越来越浓了起来。因为抢修,部分道路被用挡板阻隔了起来,人们绕行进入工厂、学校——没有人告诉他们需要撤离,直到十点半左右,爆燃发生。
被向下挖开五十公分、一度遭大型车碾压的道路下面,是一条27年前建成、曾经是中国最先进、年输送能力2000万吨的中石化东黄复线输油管道。与之相遇的市政排水管道,则成为爆燃物质的储存空间,并在爆炸时对人们造成致命伤害。
关于泄漏、爆燃的具体原因,目前国务院事故调查组正在调查。《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目前调查组下设的技术组46人(其中包括来自中石油系统11人),除政府官员外,多为各个领域专家学者,技术组调查报告有望在近日完成初稿。其调查对象不仅有中石化和当地政府,更包括泄漏、爆燃点北侧的青岛丽东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丽东化工”)。
漏油、报警、汇报
夜里2:30有人发现泄漏报警,但之后各方沟通中,出事东黄复线一度被认做黄维管线。管线维护、抢修单位则在200公里外的潍坊。
斋堂岛街的北端,是东西向的秦皇岛路,这个丁字路口的北侧,是当地最著名的丽东化工和青岛炼化(中国石化下属青岛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及大片的油罐区。
住在附近的居民,那天夜里并未察觉异常,窗外是一如既往的怪味儿和远处灯火辉煌的石化厂区。但11月22日凌晨两点三十分,一位道路养护人员在斋堂岛街和秦皇岛路交汇处,发现路面上有“柴油”,并报警。
一份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提交给国务院事故调查组的情况说明显示,2:40,一位民警赶到,查看现场后,怀疑这是地下的输油管线在漏油。15分钟后,110指挥中心接到中石化公司来电,称发现输油管道压力减弱,怀疑有人在盗油。此后交警也赶到现场,大家分析认为是地下管道在漏油。
这条地下管道,就是东黄复线输油管道(复线,是相对1974年建成的东黄老线而言)。资料显示,这条管线由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勘察设计院与加拿大努发(NOVA)公司联合设计,管道二、三公司联合施工,于1986年建成投产。管线全长248.52公里,钢管直径为711毫米。
在当时,东黄复线是我国第一条自动化输油管线。上世纪80年代后期,老线、复线均采用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系统,即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1998年和2000年,老线和复线的SCADA系统均进行了升级,同时复线的输送方向由过去从东营输往黄岛,改为从黄岛输往东营。
管道压力减弱,是判断原油泄漏的一个重要指标。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如果您现在使用手机,请将这个二维码存入相册,再打开微信,扫一扫,点击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