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利西斯·杰弗逊(中)和他的两个儿子
华盛顿一直都是美国的政治中心,这里集中着全美国最顶级的政客、游说家和军事家,当然还有收费最昂贵的律师。然而,由于美国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除了政客和军事家,还有无数双眼睛都盯着华盛顿,无论是想要承包政府项目的小公司,还是不惜掷重金在国会游说的大型公司,他们都企图从美国政府预算和政策中分一杯羹。在过去的十多年内,这批人成了华盛顿的新富,并在这里安营扎寨。
政府外包项目花费
堪比整个州的税收
华盛顿新富并非前国会议员、政党领袖或四星将军——当然,这些人一直以来都能从华盛顿的政治文化圈内获益,而是普通的前政府官员、会计师和文职军官,以及律师、游说家和公司行政人员。这些人的财富积累之多和迅速都令人难以想象。
《华盛顿邮报》认为,两种因素激发了这波华盛顿新富涌现潮。第一是政府将大量工作项目承包出去。 2010年,总部位于弗吉尼亚州第8国会选区的公司从美国联邦政府外包项目中共赚取了430亿美元,几乎与整个得克萨斯州的税收相当。第二的原因则是,越来越多的大公司愿意花巨资游说。他们意识到,在华盛顿花上几百万美元游说将带来两倍的巨大收益。
每天早晨,华盛顿的环城公路都上演着全美最糟糕的的交通状况,但承包商、游说家以及部分全美收费最昂贵的律师却安然坐在车里听着广播。绝大多数的私人承包商的公司,或者至少是总部,设在沿着这条华盛顿环城道路交叉口的位置,以接近联邦机构和国会议员。
而在马里兰郊区,美国国家安全局总部的附近,一家名为“Joe”的咖啡馆的地毯上赫然印着政府项目承包商的招聘要求,让人无法忽略。那些软件工程师可以得到6位数的薪水,甚至还可以拥有股份。而这样的地毯广告每周收费250美元,整个2014年的档期都已经排满。
《华盛顿邮报》称,华盛顿已经聚集了全美最优秀的人才,大量涌入的资金使它越来越像全球范围内其它的金融中心,华盛顿正渐渐丧失一些古老的政治特征。虽然它仍然是坚挺的政治中心,但追求财富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盛。
国务院30年老员工承包IT项目成巨富
尤利西斯·杰弗逊就是典型的只有华盛顿才能造就的人。他人生中有整整30年,几乎跑遍全球,为美国国务院维修电脑。 2002年,杰弗逊决定成立一家公司,承包政府IT项目。2011年,杰弗逊将这家公司卖了9000万美元。
2002年时,杰弗逊已经64岁,丧偶,有一幢错层小屋,还有5000美元存款。为了不让自己闲下来,他决定找点事情做。 “我知道,联邦政府一直面临着缩小规模的压力,但活总得有人去干,那就必然会外包。 ”杰弗逊在30年为国务院工作期间,结识了不少国务院官员和退休人员,并一直和他们保持联系。他希望能承包一些联邦政府的IT项目,建立一家公司,将来留给自己的两个儿子——“他们俩都很擅长电脑方面的工作。 ”
杰弗逊的公司名为“全球信息网络系统”。每天早晨,杰弗逊查看完承包预算后就前往国务院的咖啡馆,他的儿子通常也会跟随。喝完咖啡后,杰弗逊跟旧同事聊聊天、谈谈时政。从这些对话中,他就能知道自己公司今后的方向。到2005年时,该公司已经从承包项目中赚了数百万美元,旗下员工也有数十人,几乎都是国务院的退休员工。 “我公司的建立基础就是我的人际关系。”杰弗逊说。到2008年,杰弗逊旗下员工数已达120人,年收入约3000万美元。
2010年,杰弗逊从国防情报局获得了一个为期5年的承包项目,仅靠这一个项目,他就获得了66亿美元的收入。之后,公司规模和营收继续扩大,并开始和全球最大的国防军工公司合作,如诺斯洛普·格鲁门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等。
至2010年,联邦政府每年都在承包项目上花费80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都是用于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五角大楼工业政策办公室前主任布瑞特·兰伯特说:“这里的文化变了。现在变成了‘花钱、花钱、花钱’。 ”
据悉,华盛顿在过去的十年间共增加了2.1万户人家,但很难精确说出,他们到底从联邦政府的海外承包项目中获利多少,抑或到底对政府产生了多少影响。但是,美国智库经济政策研究所根据税收数据分析得出,在华盛顿居住的人当中,有10%都是政府工作人员。而相较起来,杰弗逊还只是其中最不起眼的一员。
游说已成大公司“必备”成本十年间加个“0”
在过去的十年间,在华盛顿大笔花钱的并非只有联邦政府,还有大量大型公司。由于全球经济形势,找个稳定的投资者是越来越难了。美国的公司发现,游说国会成了最保险的一条赚钱道路。
以波士顿科学国际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波士顿科学”)为例。这是一家生产医用设备的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心脏起搏器、心率调节器、支架等医疗用品和设备。在游说国会、使政策利于自身这个步骤上,波士顿科学司可谓花招百出。
2000年时,波士顿科学在游说国会方面的花费是26万美元。他们与法律制定者谈医疗设备问题、医疗赔偿率和医保记录保密问题,也和国会议员交换对于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看法。到2010年时,波士顿科学旗下“政府关系”部门的年度花费涨到了260万美元,是十年前的十倍。根据波士顿科学2010年第一季度的一份公告,当时波士顿科学正在游说的对象数量达35个,涉及专利改革、向海外转移员工的税收惩罚、锂电池运输规则、限定员工组织公会等多个方面的政府官员。上述一切游说都意味着,波士顿科学将付出巨额账单。
布莱达·贝克于2007年开始担任波(微博)士顿科学“政府关系”副主席。她此前20年一直在美国非营利健康医疗保险协会组织“蓝十字与蓝盾协会”工作。对她来说,她工作的首要项目就是向公司高层解释,花钱游说其实是在为公司省钱。例如锂电池运输规定,如果波士顿科学没有游说成功,那公司将为此多支付额外的5000万美元到7500万美元成本。
据悉,在过去的十年间,公司在游说方面的花费平均每年约35亿美元。贝克认为,游说已经成为一个企业最重要的底线之一,商学院应该为此专门开设与游说相关的课程。事实上,政治学家李·德鲁特曼甚至已经专门出了一本书,书名是《在美国,生意即游说》。
德鲁特曼指出,尽管游说制度在美国存在已久,但美国企业真正意识到这是一条赚钱的好路子,还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 1995年,美国联邦废除了已实行半世纪的 《联邦游说管理法》,开始实施 《游说公开法》。游说者数目在1998年比上一年增长了21%,1999年又再增长37%。
与此同步增长的还有华盛顿地区的法律机构以及法律从业者。有统计显示,在2000年到2012年期间,华盛顿地区的律师数量增长了三分之一,几乎是美国人口增长率的两倍。
在越来越多企业增加游说投入的今天,游说的竞争也越来越大,但几乎没有公司肯退出这个竞争。德鲁特曼说:“他们都知道,一旦自己停止游说,整个公司都会完蛋。所以没人敢停止。 ”
国安局前副局长
从硅谷回华盛顿
现年72岁的国安局前副局长威廉·克劳威尔于1997年退休。当时,有数个承包商都向他伸出橄榄枝,最终,他选择同老朋友前国防部长威廉·J·佩里一起前往硅谷,并在当时一家名为Cylink的网络安全公司任职。
在之后的几年里,克劳威尔参与了数个项目的建立,包括2010年惠普的一个项目,并从中获酬15亿美元。他突然变成了一个富翁。
如今,克劳威尔已经返回华盛顿,帮助运营一家涉及网络安全和大数据分析的公司,为他们寻找并联络潜在的秘密买家。这家公司的注册资本为1亿美元。他之所以回华盛顿,就是因为看到这个城市近十年来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看中了聚集在这里的优秀人才。
经济学家指出,华盛顿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就是高生产力和优秀的大学毕业生。
克劳威尔目前还在别的网络安全公司任职,如“向心力网络”。这家公司从美国国土安全部获得了一百万美元的研究资金,其员工不少都是中情局、国安局的前员工,也有来自财富500强公司的员工。
克劳威尔希望他能使这些公司的关系更加紧密,未来能卖出10亿美元的好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