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辉
刘青云
古天乐
2013年,古天乐主演的《毒战》收获了4月电影市场的好口碑和好票房,同期上映的还有张家辉主演的《同谋》;接着,张家辉大秀肌肉在8月热血上演《激战》;刘青云和古天乐主演的《逃出生天》则成为9月影市的亮眼佳作。其间,还有不少电影也有三人的友情客串或特别演出,而即将上映的《扫毒》,更是刘青云、古天乐、张家辉三个人的合作!2013年的香港电影男主演,已经被这几人垄断了,形成香港电影男演员“铁三角”阵营。
其实不止今年,近年来上映的30多部港产警匪片,也几乎是铁三角“轮流坐庄”。香港中生代演员断层现象严重,已然成为不争的事实,影评人文隽接受本报采访时就说,“香港电影缺少接班人。”
“铁三角”霸占港片大银幕
本报读者曹先生曾是一个资深“港片迷”,但近两年的港产电影,却令他对市场感觉很失望,“尤其是香港电影最擅长的警匪题材,现在男主演除了刘青云、古天乐、张家辉,似乎就没别人了!不是说他们演得不好,但每次都是他们,不免让观众感觉不到新鲜。”
曹先生的心声,也有很多网友有同感,有网友就总结了近年来港产电影的“演员格局”:如果是大制作,就“影帝全上”,比如《无间道》系列。而王家卫的电影,男主角基本是梁朝伟。
周星驰的电影,则是自己做主角。杜琪峰的都市情感电影爱用刘德华,喜剧片找刘青云,有点萎靡但良心未泯的警察必定是黄秋生,特警队员就是任达华。而曾令香港电影引以为傲的警匪片,如今已形成男演员界的“铁三角”,刘青云、张家辉、古天乐轮流坐庄,两人主演就叫“双雄电影”,三人齐发便称“三核时代”。
新格局的背后是市场导向
对于观众抱怨的“老面孔”,“铁三角”之中的张家辉是这样解释的,“如果不找我们演,投资方就会赔钱!”一直都有培养新人习惯的导演王晶也解释,当红的人,每个年代都是有固定人数的,“演员也有甲乙丙丁之分,制片人为了保证票房,只会用最当红的那批演员,这点是不会改变的。而且演员的成长,需要时间来验证。”
香港国际影展就曾公布出由参展商买家投票选出的最具票房价值的香港男女演员,男演员中,刘青云、张家辉、古天乐都名列前茅。对于这样的状况,由演员转型当导演的冯德伦就表示,港产片“选角套路”跟市场有最直接的关系,“如果观众就愿意掏钱看这几个明星主演的戏,那也没法子。”而且没有票房号召力的演员就不能保证电影卖座,“收不回成本,也意味着没有人愿意投资,作为电影工业化链条上的一个环节,演员的价值有无可替代性。对于现在的香港观众来说,如果有刘青云、张家辉、古天乐主演电影,他们就愿意掏钱看,那么这几个演员自然也就成了制片人争抢的香饽饽。”
解决“人才断层”问题需要时间
有导演认为,“人才断层”是演艺圈不可违背的规律,任何时代和地域,都有这样的情况。大牌导演固定的班底与市场导向的双重作用下,很多演员轮不上主演,成了他们眼前的困境。《窃听风云》导演尔冬升就说:“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演员是吴彦祖、陈奕迅,但像余文乐和陈冠希这一代,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角色也很受限制。”
不过,随着香港电影圈新人们不断完善自己的演技,投资人、制片人也愿给新人更多机会,“人才断层”的问题也会随着时间得到逐一化解。除了大牌导演起用新演员,影片带有明显个人风格的年轻香港导演们,也在近几年迅速崛起,他们也多起用新人,彭浩翔就曾在影片中使用曾志伟的儿子。一直致力于资助年轻华人导演的刘德华就曾表态,“圈内需要新演员的同时,更需要新的导演。扶持新导演,等于间接扶持了新演员。”同时,演员个人也在努力,进入导演圈的冯德伦就用人缘召集年轻演员,而同为演员出身,变身制片人的吴彦祖,其担当制片的新作《控制》也将于11月22日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