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 索
  • 新闻资讯
  • 活动预告
  • 售让求购
  • 美食亚城
  • 成长教育
  • 企业黄页
  • 男人女人
  • 生活杂谈
  • 摄影摄像
  • 诗歌文学
  • 谈天说地
  • 医疗保健
  • 招聘求职
  • 亚城论坛
  • 房产租售
  • 打折降价
  • 文体娱乐
  • 热点杂谈
  • 健康养生
  • 保险园地
  • 旅游休闲
  • 园艺之乐
  • 亚城社团
抓住孩子成长的黄金十年(1)
成长教育 | 2013年10月14日 17:28 / 作者:Fine Art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2
发现一本好书,共享。

第一章:抓住孩子成长的黄金10年(1)



台湾女作家龙应台曾说过一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故事,有一次她去拜访一位朋友,当她和朋友坐在后院聊天时,朋友的大女儿回家了。大女儿今年18岁,已经不住在家里了。

她跟着她的同居男友一起走了进来,两个人手上都各有一支烟。穿着很新潮,露着小肚子,后腰上还有一个刺青。那个男孩子的手腕跟手臂上也有刺青。两个人互相窃窃私语,有说有笑,旁若无人,两位年轻人对在场的几位大人都露出很不屑的眼神,更别提打招呼了。

龙应台当时非常感慨,她突然领悟到一件事,那就是其实做父母跟食物一样,都是有“有效限期”的,而培养孩子,也是有“有效期”的。龙应台第一次见到这女孩时,她才8岁。

10年前龙应台去她家时,带了一瓶从日本带回来的清酒作为礼物,而这个8岁的不懂日语的台湾小女孩,居然可以在短短时间内,把酒瓶上的几个日语字和酒牌上的樱花.,三两下就全部画在纸上,而且惟妙惟肖。

龙应台很惊讶,自从那次以后,她经常怂恿女孩的父母带女儿去拜师学艺。但他们永远都可以找出一大堆不是理由的理由来搪塞她。奇怪的是朋友一面搪塞,却又一面跟自己炫耀女儿最近又画了什么。

后来,龙应台离开台湾一段时间,和那个朋友联系也少了很多。没想到10年后回来,一切都已经物是人非了。龙应台突然惊觉10年过得好快,好像才昨天的事情,现在已经是10年后了。龙应台感慨地说:我不认为她的父母现在有资格去批评女儿,因为一直以来,他们只顾着自己,从没重视过孩子的教育问题。现在才想教育已经不可能了,理由很简单,那就是因为他们错过了孩子教育的黄金时期,没有在这个教育的黄金期里努力过,孩子最终变成了另外一番模样。

孩子小的时候就是一张白纸,他们单纯、无知,完全依赖父母去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父母对他们来说是万能的,这个时期,就是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黄金时期。等孩子一到了青少年时期,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和人格,对世界有了自己的认知,父母教育的“有效期”就快过了。该说的,该教的,该做的,都应该早就做足了,是到了验收的时候了。这验收的是父母的教育方针,也是孩子对外界的适应能力。

过了孩子成长的黄金期,父母再怎么努力去教育,也比不过10年前来得有效了。孩子是好是坏,也只能自己“承受”了。不在孩子成长的黄金期内帮孩子做好面对未来的准备,孩子转眼长大,将来父母就只有叹气、摇头的份了。

我想感慨的不单只有龙应台,被泯灭的也不单只有那个有绘画天赋的女孩,该反思的也不单只是那对对孩子教育不上心的父母。

龙应台遇到的这件事,让我想起了王安石的《伤仲永》。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他先天的才能,远胜于一般有才能的人。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常人,是因为他受到后天的教育没有达到要求。像仲永那样的天才,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普通人,那些天资平平的孩子,如果再不重视后天的教育,最后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龙应台和王安石都认为要抓住孩子的天资,在孩子成长的黄金期内,在孩子接受能力最强的时间内,及时有效地对孩子进行教育。我想这并不只是他们的想法,更是所有为人父母都应该重视的。

 

  • 最新评论
  • 更多
参天树 发布于 2013-10-29 03:40 2 楼#
喜欢
踩楼[0] 顶[0]
老郭 发布于 2013-10-16 06:48 1 楼#
赞同<br>
踩楼[0] 顶[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如果您现在使用手机,请将这个二维码存入相册,再打开微信,扫一扫,点击相册。
楼主 | 站龄:0年
Fine Art [站内短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网条款 | 赞助我们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07-2014 atlanta16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