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 索
  • 新闻资讯
  • 活动预告
  • 售让求购
  • 美食亚城
  • 成长教育
  • 企业黄页
  • 男人女人
  • 生活杂谈
  • 摄影摄像
  • 诗歌文学
  • 谈天说地
  • 医疗保健
  • 招聘求职
  • 亚城论坛
  • 房产租售
  • 打折降价
  • 文体娱乐
  • 热点杂谈
  • 健康养生
  • 保险园地
  • 旅游休闲
  • 园艺之乐
  • 亚城社团
最高法:编造传播虚假信息致航班备降或返航将获刑
热点杂谈 | 2013年09月29日 02:29 / 作者:就这名字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0
中新网北京9月29日电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29日出台司法解释明确,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造成“航班备降或返航”等五种情形者,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的规定,在五年以下有期徒刑范围内酌情从重处罚。
 
29日上午10时,最高人民法院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有关情况。
 
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在此间介绍,《解释》第三条明确,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的规定,在五年以下有期徒刑范围内酌情从重处罚:
 
一是致使航班备降或返航;或者致使列车、船舶等大型客运交通工具中断运行的;

二是多次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的;

三是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二十万元以上的;

四是造成乡镇、街道区域范围居民生活秩序严重混乱的;

五是具有其他酌情从重处罚情节的。

孙军工指出,本解释所称的“虚假恐怖信息”,是指以发生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劫持航空器威胁、重大灾情、重大疫情等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事件为内容,可能引起社会恐慌或者公共安全危机的不真实信息。

据悉,本解释于2013年9月1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91次会议通过,将于2013年9月30日起施行。(完)

  • 最新评论
  • 更多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如果您现在使用手机,请将这个二维码存入相册,再打开微信,扫一扫,点击相册。
楼主 | 站龄:0年
就这名字 [站内短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网条款 | 赞助我们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07-2014 atlanta16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