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被问到一个问题,怎么样才能使这个世界上的离婚率减少? 其实自从到美国后这几年里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因为眼见耳闻的事总是在触动我。
以前在国内的一个二级院校教书,周围的同事有上千, 要好朋友也很有几个,大家在一起共事的时间长了,也就多多少少对彼此的家庭婚姻生活有些了解。总的感觉就是大家活得很将就,特别是有7,8年以上婚史的夫妻。当然也有夫妻间相处融洽的,但是只占少数比例。大部分家庭凑合的意思很明显,很多人之所以没有离婚主要是为了孩子,或者年纪大了懒得折腾。 特别是在几个相熟好友中,因为交往较深, 情况则更加不容乐观, 近乎不人道,两口子要么疑心重重, 时刻严阵以待;有的是宁愿眼不见心不烦;有的我行我素, 各得其所......难道婚姻真的是爱情的坟墓? 这世上到底有没有婚姻的保鲜之术?
婚姻相处自古堪称是人世间一大难事,难度之大远胜于干事业,交友等等。当岁月步入中年,方才知世界文学史上所有关于爱情和婚姻的美好描写其实是人类对理想的两性之爱的憧憬和向往,正因为在现实中求之不得,所有才能活在文学作品里。 现实中当两个从不同家庭走出来的人集合成一个家庭,各怀私心却又期待对方能如己所愿,导致矛盾重重。为了维持婚姻,单方的努力往往收效甚微,甚至双方努力有时也未必能扭转乾坤。现实让人不得不质疑,一妇一妻制的婚姻家庭生活是否符合人性本源?
来美国后一直居住在基督教学院社区, 周围住有很多高龄老夫妻, 常常看到他们牵手共行, 恩爱的背影让我看的发呆。记得有一天, 一对邻里老夫妻战战巍巍的从我家门前经过,他们已经苍老的让我猜不出他们的年龄了,但是老先生却情绪高昂的向我介绍他的妻子, 他说:“她是我生命中的花。” 我震惊了, 看着眼前这个皱纹满面, 枯槁佝偻甚至神智都不清的的老妇人, 想象着关于花的一切美好,顿时对这位同样衰老的老者肃然起敬, 这该是传说中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了! 茫茫人海中,如遇此人,夫何以求啊?
在比较了这两个生活圈子的婚姻状况之后, 我个人认为共同的信仰是夫妻相处的基石, 当夫妻二人有了共同的信仰之后, 他们会朝着一个相同的方向去共同努力,每个人都会自觉自愿地反省自己,克服私心, 更多的以对方或帮助他人为乐。基督教的《圣经》中有很多关于男人,女人,和婚姻之道的规范。是至今为止各类宗教中历史最悠久, 涉及生活面最广, 细节最为翔实的一本书, 上帝早就为人们规划了细致周密的美好生活,人类只需要按照圣经的要求去做将会使婚姻美满如意。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常在身边看到越虔诚单纯的基督徒家庭, 他们的婚姻美满程度远远高于非基督教家庭。特别在一些祖孙几代基督教徒的大家庭, 他们几代人的婚姻美满比例更是高的令人羡慕。个人信仰是西方社会普遍重视的精神生活方式。一个人如果没有精神生活类似于行尸走肉。
美国有较高的基督徒比例,但是美国当代的离婚率超过50%, 这样看来似乎信仰并不能保证婚姻。实际情况却是有很大一部份的人虽然称自己为基督徒, 实际上早已不像他们的父辈一样虔诚了,甚至很多人已经放弃了他们的信仰。特别是在东西海岸美国人口最为密集,经济最为繁华的的区域,那里的人们在信仰上的缺失和他们的离婚率是成正比的。
人生在世, 精神的追求是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 就像我们的肉体每一天都需要食物的营养。精神也同样需要坚定信仰的支撑。在100年前的中国,我们的祖辈信仰佛教, (佛教教人与人为善,但主张四大皆空, 淡漠家庭和亲情,信到一定程度就该出家了。) 50年前的中国,我们的父辈坚定的信仰共产党。(共产党号称为人民服务, 其实......) 尽管如此,虔诚的信仰还是曾经给我们的祖辈和父辈以非凡的精神力量,帮助他们度过了历史上最艰难困苦的岁月。而今, 信仰却在我和我们的下一代身上严重缺失了。金钱和权力变成了这一代中国人的主要信仰, 魔鬼撒旦的魔咒占据了人们的精神。美国人常说: God Bless America!(上帝祝福美利坚! )相比十亿中国人民, 上帝似乎对美利坚这片大地有着更多的眷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