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大脑每秒可以处理10的16次方个过程,比目前任何一台电脑都要强大。遗憾的是,这并不代表我们不会出错,一些小小的「认知偏见」皆有可能推导出错误的决定或结论。所谓认知偏见,指的是因為一些「认识上的缺陷」,限制了判断產生的过程。
1.确认偏误(Confirmation Bias)
我们总是喜欢那些同意我们意见的人,所以跟差不多的朋友交谈,收看与自己政治倾向相符的政论节目。当接收到令我们不舒服,或觉得被挑战的观点时,通常会将它们搁置一旁;这些行為是无意识的,我们惯於忽略相反的意见,而这个情况在网路世界更為严重。
2.派系偏见(Ingroup Bias)
派系偏见与确认偏误类似,人们受到催產素影响,对於团体内的伙伴有著更紧密的亲近感,并且对团体外的人感到疑虑、恐惧,甚至藐视。这种偏见使人们过於高估所属团体,也容易看轻外人的价值。
3.赌徒谬误(Gambler’s Fallacy)
这是一种错误的信念,人们习惯把先前发生的事件放大化,并相信它们会影响到未来的结果。「掷硬币」就是一种赌徒谬误,如果连翻了5次「头」后,我们或许会认為下一次掷到「字」的机率会增加,但实际上仍是一半一半。
4.购后合理化(Post-Purchase Rationalization)
有时候买了一个没有必要、有缺陷,或者价格过高的產品时,却觉得自己的决定一点问题也没有?这就是购后合理化,也被称作「买家的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我们说服自己将原则与心裡头的欲望保持一致,以避免陷入认知失调。
5.忽略机率(Neglecting Probability)
我们很少意识到开车有多危险,对於搭乘飞机在3万5000英尺高空却感到惶恐。确实,飞行看似是一件很危险的活动,然而在车祸中丧生的机率比遇上坠机事故远远高出许多。人们不能準确地考虑一项行為真正的风险,往往会夸大相对无害的活动。
6.观察偏差(Observational Selection Bias)
当我们观察到一件事情之后,会突然觉得这件事情发生的频率增加了。举例而言,阿饶左挑右选,终於买了一辆原以為「与眾不同」新车,后来却发现满街都是一模一样的车子。这是因為我们将某件事放在大脑裡,所以较常注意到它,但发生机率其实始终不变。
7.维持现状偏见(Status-Quo Bias)
人类对於变化感到忧虑,因此常会做出维持现况,或改变最小的决定。我们选择熟悉的食物、熟悉的品牌、熟悉的政党,这种偏见让人趋於保守,就像一句俗谚说的,「如果没坏,就不要修理它。」
8.消极偏见(Negativity Bias)
与悲观与否无关,人们就是比较在意「坏消息」。社会科学家认為,人类对负面消息有特别深刻的印象,也因為多疑或纯粹太无聊,往往给予坏消息较高的信赖度。
9.从眾效应(Bandwagon Effect)
不要否认,每个人都是盲从的。当群眾做出喜爱的选择时(风向已定),「个人思考」就会被切断,并进入「团体思考」模式。这个「群眾」数量大至整个国家,小至一个家庭,从眾效应使我们忽略了个人的动机与愿望。
10.投射偏见(Projection Bias)
人们总会毫无理由地相信「大多数人跟我一样」,而将自己的情感、意志、性格投射到别人身上,这个认知缺陷也可能导致「虚假共识偏见」出现,即高估一个意见的可能性,还认為所有人都能够同意。
11.当前偏见(The Current Moment Bias)
我们时常想像未来的艰苦,并相应地改变现阶段的行為与期望,多数人寧愿在当下快乐,也不要在未来远离痛苦。在1998年一项研究中,受访者选择下个礼拜的食物时,多半会想要水果(74%);可是若是当天的食物,那麼有70%受访者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巧克力。
12.锚定效应(Anchoring Effect)
这种偏见也被称為「相对性陷阱」(relativity trap),当人们对某个事物进行定量估测时,会将一个特定物当作基準值,并与其他物件比较。餐厅菜单就是个典型的例子,总会有些主菜特别贵,有些价格较合理;我们常常选择那些「中等」的选项,因為它不会太贵,也不会太便宜。只要基準点定了,评价标準也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