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 索
  • 新闻资讯
  • 活动预告
  • 售让求购
  • 美食亚城
  • 成长教育
  • 企业黄页
  • 男人女人
  • 生活杂谈
  • 摄影摄像
  • 诗歌文学
  • 谈天说地
  • 医疗保健
  • 招聘求职
  • 亚城论坛
  • 房产租售
  • 打折降价
  • 文体娱乐
  • 热点杂谈
  • 健康养生
  • 保险园地
  • 旅游休闲
  • 园艺之乐
  • 亚城社团
韩国进入“学历通胀”时代 学生跪求考上好大学
热点杂谈 | 2012年09月22日 16:08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0
韩国的教育热闻名全球,然而,所谓“物极必反”,韩国人追求高学历已使得韩国深陷“学历通胀”的困境。韩国教育开发院的一项调查显示,约九成的受访者认为韩国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学历通胀”问题,“大批硕士生和博士生处于失业状态”,高学历已变得“不值钱”。韩国总统李明博5日表示,“学历通胀”问题大大加重了韩国的社会负担。 “学历通胀”一时难解
李明博5日出席培训农业专业人才的韩国生命科学高中的开学典礼时表示:“21世纪不是学历而是实力受到追捧的时代,是创造力和技术力主导的时代。但在韩国社会,对学历的偏见仍旧根深蒂固,学历膨胀现象已经成为韩国社会负担加重的一个严重问题。”李明博强调,只要努力学好技术,韩国就能超越世界技术强国德国的位置。
李明博过去也多次强调,韩国社会的“学历膨胀”问题是导致青年失业的主要原因。李明博曾表示:“我自己也是商业高中夜间部出身的,当时,白天赚钱,晚上念书,就这样走过来的。大学也是之后才去读的。工作10年或20年,学历有什么用?自己在所从事的领域中,专心工作不就好了吗?”
在韩国政府的积极推动下,韩国企业近几年扩大雇佣高中毕业生。但是,“学历通胀”问题一时难以有解决方法。
从劳动力供给方来看,“重视学历的社会氛围和以毕业学校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结构”是韩国民众对高学历趋之若鹜的首要原因,只要“名誉、自尊心”等社会心理诉求不变,人们将继续追求高学历。而从劳动力需求方来看,用人机构在同等成本和条件下仍将继续倾向于聘用和提拔高学历者,目前还很难找到一个能够替代学历的更客观、更容易被接受的评判标准,这也将进一步引导劳动力供给方继续在教育上投资。
学历情结严重 学历就是门面
韩国是一个有着深厚学历情结的社会。在韩国,无论是公务员考试、司法考试,还是各企事业单位招聘员工,在履历表中都少不了“最后学历”或“毕业学校”一栏。有些单位甚至要应聘者填上“父母学历”。一家求职网站曾进行过题为“在韩国成功的主要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韩国男性认为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学历”,而女性认为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外貌”。
不同学历之间的收入也明显不同。2005年的调查数据显示,高中学历的城市劳动者月均收入超过200万韩元,大学学历者超过300万韩元,而研究生学历则近400万韩元。这相当于文凭每提高一个等级,月薪也会跟着增加100万韩元。而现在,不同学历收入的差距就更明显了。
平民总统卢武铉也曾受过“学历”之苦。他没上过大学,最高学历只是商业高中。在他任期的五年内,也因缺乏名校文凭而饱受反对党诟病。还有人批评他的夫人不配称“国母”,只是个“煮饭婆”,因为她只上过初中,而历届总统夫人大多是毕业于着名的梨花女子大学的名媛。
“私教育费”不堪重负
韩国家庭为子女教育投入“私教育费”主要指上各种课外补习班、考试辅导班的费用。2007年,这项开支占到家庭总支出的12%,占韩国对教育总投入的41%。
韩国的大学教育普及率高达80%以上,要上大学应该很容易。但想上名牌大学同样面临残酷竞争。为了让孩子将来上名牌大学,家长从幼儿园开始就让孩子进入竞争角力场。家长花在孩子身上的“私教育费”成了昂贵负担,已成为韩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历届韩国总统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让韩国家庭的“私教育费”降下来。但事实上,从金大中到卢武铉,再到李明博,韩国家庭“私教育费”仍然有增无减。
  • 最新评论
  • 更多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如果您现在使用手机,请将这个二维码存入相册,再打开微信,扫一扫,点击相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网条款 | 赞助我们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07-2014 atlanta16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