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的学生自治就像大学的一种性格,被复旦大学的校长杨玉良提出,不仅仅复旦的学生需要一种性格,全国各地的高校都需要自己的特色,自己的性格,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大师的摇篮,成为人才的基地。
随着开学的临近,复旦大学的学生自治就像大学的一种性格,被复旦大学的校长杨玉良提出,杨玉良的复旦讲话和所有高校一样,本着创新的精神,为开学典礼准备了一场精彩的演讲,而复旦学生自治,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2012年开学,为了迎接新生,在开学典礼上,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的发言, 将推行“书院制”,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实行学生自治制度,内部事务由学生管理。这项制度可以说非常自由,并且作为已经成年的大学新生而言,学生自治可以很好的锻炼自己的能力,并且本就应该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不管怎么说,这至少是一种独立,由父母学校管理变成今天的自我管理和约束。只是这种方式不知道能不能真正的实施,并且真正的起到很好的作用。
杨玉良校长在提到学生自制的同时,也谈到了方方面面,可以说的上方方面面都很精彩,并且引经据典,比如,引用了中国的高等教育前辈蔡元培先生的话:“大学是以教授高深学问,养成硕学闳才,应国家需要为宗旨。”引用了哈佛大学校长福斯特在2008年本科毕业典礼上发出的疑问:在一家有着金字招牌的公司里干着一份起薪丰厚的工作,加上可以预见的未来的财富,是否能够满足你们的内心呢?
作为国内最著名的高校之一,复旦拥有自己的特色是毫无疑问的,并且本来就应该如此,想想近年来高校扩招导致的学科雷同,专业雷同,多而不精湛,问题极为突出,不仅没有自己的性格,就是基本的专业知识也学而不精,甚至不少学校变成了技工学校,成了向社会输送工人的高校,将高校的人文,以及浓厚的学术仍在了脑后,成了一个个不会思考的机器。相对于国外而言,国外的高校却各有特色,特别是一些著名的学校都在相关一些领域独领风骚,而我们的高校恰好缺乏的就是各自的特点。
复旦学生自治,就像是一种性格,不仅仅复旦的学生需要一种性格,全国各地的高校都需要自己的特色,自己的性格,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大师的摇篮,成为精神与人文的摇篮,成为工程师的等等各种人才的摇篮。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如果您现在使用手机,请将这个二维码存入相册,再打开微信,扫一扫,点击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