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德育及国民教育科已有近10年的酝酿,教协过去一直要求政府“重视学生德育和国民教育”,但现在,以教协为主力的“反对国民教育科大联盟”却出尔反尔反对国民教育,部分政党人士更是怂恿学生继续绝食,利用家长和学生作为选举操作的棋子,明显是居心不良,应受到各方谴责。
香港中学生组织“学民思潮”9月2日继续在港府总部外扎营抗议,要求政府撤回德育及国民教育科。行政长官梁振英希望绝食的人士保重身体,强调政府不会硬推国民教育,希望大家能有商有量。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亦希望家长及学生团体以理性坦诚方法探讨国教科,指出如果一定要用比较激进的手法,必须要达致唯一的后果,就是政府要撤回这个科,不准再讨论这个科目,这不是社会认为最好的处理方法。
香港德育及国民教育科已经过差不多10年的酝酿,在教育界和社会有广泛谘询和共识。教协过去也一直要求政府“重视学生德育和国民教育”。在社会各界推动下,直至上届特区政府于去年的《施政报告》才决定将之独立成科。但现在以教协为主力的“反对国民教育科大联盟”,却出尔反尔反对国教科,而且采取激进的手段逼迫政府和全社会顺从他们的要求。这违反民主社会最起码的游戏规则,是企图以“激进大晒”凌驾于社会理性和整体利益之上,这绝非香港之福。
香港社会的主流价值,是理性、持平、温和、自由及进步。市民既了解自己所求的是什么,亦能以理性温和手法表达诉求,这种公民意识正是香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但近年来激进主义抬头,部分人士和政党动辄诉诸激进手法,而排斥坦诚交流和理性讨论,把他们的要求凌驾于整体社会之上。例如部分政党以激进手法反高铁,阻拦菜园村收地,包围立法会,怂恿学生在立法会外绝食,导致高铁受激进手法狙击而一度拖延,成本较原来预算的395亿港元大幅上升五成至669亿港元。
这次部分政党和团体以激进手法要求政府撤回国教科,不准再讨论这个科目,与他们用激进手法反对高铁如出一辙。这次他们诬蔑特区政府推行国民教育是“洗脑”、“赤化”,包围和绝食的地点则改在了政府总部。对此,广大市民要问,是否“激进大晒”?是否政府政策甚至社会曾经达成的共识都可用激进手法阻停和推翻?若是这样,香港的法治、秩序和理性持平温和的主流价值还要不要?相信理性的市民,对此都可以得出明确的答案。
事实上,部分政党以激进手法反对国民教育,不过是一种选举操作。学生以绝食等激进行为反对国民教育,任何负责任的从政人士理应劝导他们以理性沟通解决争议,但部分政党人士竟然怂恿学生继续绝食,将学生当作选举操作的棋子,明显是居心不良,应受到各方谴责。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如果您现在使用手机,请将这个二维码存入相册,再打开微信,扫一扫,点击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