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 索
  • 新闻资讯
  • 活动预告
  • 售让求购
  • 美食亚城
  • 成长教育
  • 企业黄页
  • 男人女人
  • 生活杂谈
  • 摄影摄像
  • 诗歌文学
  • 谈天说地
  • 医疗保健
  • 招聘求职
  • 亚城论坛
  • 房产租售
  • 打折降价
  • 文体娱乐
  • 热点杂谈
  • 健康养生
  • 保险园地
  • 旅游休闲
  • 园艺之乐
  • 亚城社团
上海发布乞讨排行榜惹争议
热点杂谈 | 2012年08月18日 21:10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0
上海警方发布乞讨排行榜惹争议
    上海地铁警方的官方微博最近发布一个乞讨排行榜,对常在地铁中乞讨的人进行了排名,22岁的何某以309次位居第一,他来自辽宁,暂住在火车站附近,文盲,脚有残疾。88岁、来自安徽凤阳的陈老太以302次暂列第二。
乞讨职业化 爱心“伤不起”
    从上海地铁警方的官方微博和新闻报道中可以看出,的确有以乞讨作为生财之道者,甚至有人放弃自己的小生意转行做职业的乞讨者,乞讨正在走向职业化。
    乞讨职业化,使职业的乞讨者获利,却使人们的爱心受伤。作为一种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乞讨的出现是正常的,而且也往往能够得到大家的同情和帮助。但是当乞讨变成一种赚钱和骗人的工具就使乞讨变了味道,不是令人怜悯和同情,而是令人憎恨和厌恶。这也应该是为什么微博上那么多人“对乞讨说不”的原因。
    爱心无疑是美好的,社会需要人们奉献爱心,社会也会给予需要的人爱心。我们的社会不缺乏爱心的基础,也不缺乏爱心。而且,我们也非常珍视爱心,否则就不会常常为无数的“最美”而感动,为某些人的冷漠而愤怒。所以,我们周围才能时时充满温情。
    但同时爱心也是脆弱的,经不起被利用。每个人都不希望善良被无良破坏。随着职业的乞讨者越来越多,当乞讨者将惨不忍睹的受伤部位赤裸裸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恐怕更多的时候是怀疑战胜同情。
    面对那种可怜的场景,如果熟视无睹显得我们是那么冷漠没有丝毫的同情心,如果我们施予帮助又担心被骗。看似骗的可能是一块钱,也许不算什么,但实际上却是信任和爱心。经常处在这种情况下爱心会变得犹豫和彷徨。虽然这是与爱心的初衷相悖的,但是现实中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矛盾,可是爱心真的“伤不起”。 郄兴丽
行善或避恶 请勿失善心
    日前,上海地铁警方发布一个乞讨排行榜,对地铁里的乞讨者进行公示,此举也引发了人们对于乞讨者的讨论。有人指出你可以不施舍,但是不能不近人情地公示弱者。
    对于身体残疾、有疾病或者家庭贫困的乞讨者,大家应该同情并伸出援手。对于那种好逸恶劳、将乞讨当成职业挣钱的乞讨者来说,他们用欺骗的方式将人们的同情心逐渐消耗殆尽,这种人是不值得民众去帮助的。
    当乞讨职业化现象愈演愈烈时,我们就会发现,面对在地铁里、路边、天桥上,拖着残缺肢体或头发斑白的老人讲述悲情遭遇时,曾经总是掏出点钱的人开始拒绝这些祈求的双手和眼神,他们害怕自己的同情心被利用,担心无形中鼓励了好逸恶劳。
    对于乞讨者,人们普遍存在着这种矛盾的心理。行善还是避恶,是个艰难的抉择,行善时害怕自己被欺骗,避恶的时候又担心自己的冷漠增加了城市的不信任感,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心寒。
    可是每个人都必须做出抉择,也就必然出现了两类人,一类人小心翼翼地继续施舍,一类人则选择默默地旁观走过。而在每次如何对待乞讨者的讨论中,这两类人也企图用自己的大道理去指责和说服对方。
    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一类人,但是这两类人,谁又有资格去指责谁呢?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势必得出不同的结论,何必在相互指责中浪费口舌?
    只求行善的人面对乞讨者时,能够理性地观察和思考下他是不是骗子,慎重地去施舍。而选择避恶的人,不要丢弃了善良的心,在有能力和机会的时候选择其他的方式来帮助有需要的人,无论你是捐款,还是做些其他身体力行的小事。
亦行人
别让乞讨者走向职业化
    有部分人指责上海地铁警方发布乞讨排行榜是很不人道的表现,但是笔者认为,如果上榜的乞讨者是不接受救助的职业化乞讨者,警方这种联合民众共同曝光的做法也不为过。
    需要认识到的是,乞讨不再仅仅是一种迫不得已、因为生活所困而丢弃做人尊严的生存方式。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已有专门的社会流浪人员的保障政策,乞讨者可以得到救助站的救济,可越来越多的乞讨者拒绝帮助,将行乞作为发财致富的方式,他们不仅欺骗了人们的感情,还会产生如强行乞讨、被胁迫乞讨、影响城市形象等一系列的问题。
    为何有些人更愿意当乞丐呢?事实证明想要利用救助站来解决乞丐职业化根本是不可能的,他们不愿意接受甚至嫌弃救助站的帮助,因为救助站解决的是基本生存问题,而他们则谋求的是更高的金钱利益,是好逸恶劳、不劳而获。要减少这种职业化乞讨者,必须依靠政府和社会民众的配合。
    随着中国的社会救助等保障机制的逐步完善,因贫穷和疾病成为乞丐的人会越来越少,乞讨职业化现象将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可以宽容乞讨但不能宽容欺骗,面对各种欺骗式乞讨,我们怎么能熟视无睹,任其自由发展呢?
    相信如果政府能够加强乞讨管理,再加上公民的主动配合,必定会压缩职业化乞讨人的生存空间,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让整个城市获得良性发展。
  • 最新评论
  • 更多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如果您现在使用手机,请将这个二维码存入相册,再打开微信,扫一扫,点击相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网条款 | 赞助我们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07-2014 atlanta16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