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 索
  • 新闻资讯
  • 活动预告
  • 售让求购
  • 美食亚城
  • 成长教育
  • 企业黄页
  • 男人女人
  • 生活杂谈
  • 摄影摄像
  • 诗歌文学
  • 谈天说地
  • 医疗保健
  • 招聘求职
  • 亚城论坛
  • 房产租售
  • 打折降价
  • 文体娱乐
  • 热点杂谈
  • 健康养生
  • 保险园地
  • 旅游休闲
  • 园艺之乐
  • 亚城社团
佛教名山不能“下海”
热点杂谈 | 2012年07月25日 01:32 / 作者:没有名字可以不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0
四大佛教名山策划上市的消息,早已引起举国关注。在国人纷纷指斥的同时,地方政府的利益驱动有无收敛,国人也在拭目以待。其实,在佛教名山上市以前,地方政府大规模地圈山收费早已进行。在“留下买路钱”的购票站前,游客们几乎是一片恶声。
山林河流,虽说权属国家,但本质上是全民共有。即使辟为旅游区,收取管理费,也应该以政府管理合理开支为依据。现在招商引资、以营利为目的大规模圈占山林,比比皆是。这些超出行政道德底线的利益格局一旦形成,便愈演愈烈,积重难返,成为被人指戳脊梁的渊薮之一,“山大王”也成了一些地方政府难以挥去的阴影。
中国悠久的宗教历史,形成了“天下名山僧占多”的特殊人文地理景观。圈在名山游区之内的僧寺道观,因为有统一门票费收入,通常也一律在这门票费收入中“分肥”,完全改变了僧道与信众之间的供养关系。除了信众需要僧道提供特殊宗教服务之外,无论是否信众,不分信释信道,进入景区之内,都实际上都必须向区内的所有寺观“贡献”,完全背离了中国宪法规定的信仰自由原则。这是政府绝对不能干的事情,即使作为企业行为,政府也应依法制止。现在却由地方政府以行政命令的形式或直接或授权强制推行,岂非咄咄怪事?
就佛教、道教而言,对于政府圈山收费虽然难置一词,参与“分肥”也可寺观经费无忧,但于宗教形象损害则不可以道里计。僧道出家,不事劳动,完全靠信众供养。寺观建筑、仙佛造像,无非募化或施主捐资。大众前来观瞻膜拜,在教为弘扬教法之机;在信众施主为荣耀释道之功德,因此寺观“门票”,完全不合教理。除非提供特殊宗教服务,寺观不得收取任何费用。国内寺观普遍收费参观,与基督宗教的教堂一概免费,形成强烈反差。在信仰领域的竞争,教势消长,于此可见一斑。将来失衡而引起的政治社会问题,政府难辞其咎;而虽在三界之外的僧道,辱没教门,何以成正果而度世人?
柏林禅寺静慧长老最近的讲话,是我国宗教界有识之士对于圈山收费、收取“门包”行为公诸于世的最有力的批评。他指出:“本来秀丽的山川是天公造物,我们人为地把它圈起来,要收门票,这很不合理。有好几个地方的佛教名山大寺被捆绑上市,这对佛教形象的损害极其严重,而且对我们政府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也是一种损害。”因此,他强烈呼吁:“要推动全国佛教名山大寺一律实行免费对外开放,走出‘门票经济’的怪圈,还我佛门寺院清净庄严、慈悲济世、公益文化传统的本来面目。”由一个出家僧人来向有关地方党和政府的领导进行宪法和党的宗教政策的教育,这表明中国有些地方的事情已经荒唐到了何等程度。
  • 最新评论
  • 更多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如果您现在使用手机,请将这个二维码存入相册,再打开微信,扫一扫,点击相册。
楼主 | 站龄:0年
没有名字可以不 [站内短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网条款 | 赞助我们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07-2014 atlanta16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