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白蓝三色的美国伦敦奥运会代表团官方制服于7月10日亮相后被发现全部由“中国制造”。美国会众议院议员称“这是可耻的”,并扬言应将这批奥运制服全部焚烧,然后改由“美国制造”。此言一出,在美国会立即成了热议话题。一些美议员也加入“声援”围剿中国制造行列。
有趣的是,尽管美议员在声嘶力竭咒骂“中国制造”服,但美媒却反唇相讥,7月12日,《洛杉矶时报》发了质问:难道要美国的奥运选手光着身去伦敦吗?CNN刊登Daniel
J.
Ikenson撰写的文章,文章称,不懂贸易的美国议员应该闭嘴,“中国制造”实际上对美国有利。因此,我们与中国这种分工合作的经济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合作多于竞争。尽管政治人物对“中国制造”感到大惊小怪,但这种分工合作的关系在本质上有利于美国的消费者和美国的经济。贸易并不是一个赢输的命题,这些政治人物应该从中退出来,让竞争在公平的竞技场上展开。而美国伦敦奥运会代表团13日发表声明称,美国代表团的官方制服已来不及更换了。
当然,面对美国运动服“中国制造”的风波,还是伦敦奥运组委会主席塞迈斯带安科伊的回应得体到位:美方的看法太过陕隘,全球经济的本质是为人们从世界各地买最好的服务。
显然,奥运会坚持的是友谊和平非政治方向;而美国议员坚持的是与之背道而驰的陋习。
美国伦敦奥运会运动员服装为私商赞助。从价廉物美考虑,理所当然选择“中国制造”。其实,时下的世界,不要说是广大亚非拉国家,就是美国,“中国制造”已不是个别地方现象,而是大量涌现的普遍现象。今年6月,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著名脱口秀节目称,“中国制造”已经侵入“美国各个领域”,就连“痒痒挠”这种小商品也成了中国专利。美媒还透露,在2012年7月4日美国独立日,美国旗销售美国威斯康星州一家本地制造的国旗工厂,却在独立节的前夕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而它曾是全美最大的国旗生产公司,一年能卖几万万面国旗。据悉,这是因为“中国制造”的美国国旗大量涌入而导致美国本地公司难以生存。
其实,包括美运动员身穿的运动服还是公众日常用品,充其量都是商品,一向标榜公平竞争自由贸易的美国,对于按规则进入美国的商品不管是“中国制造”,都应敞开大门展现海纳百川的量度。而今,包括美议员抵制美国运动员购买中国制造运动服一事就证明,美国议员口讲的世贸游戏规则与他们实施世贸游戏规则是两码事,他们看不惯别国的价廉物美商品在美国涌现,更不希望别国的产品成了美国公众的喜闻乐见,这就是个矛盾。分析这个矛盾,一言以弊之,恐怕美国的单边思维作怪。
美国人一向喜欢宣扬爱国主义,而将奥运制服“中国制造”上升到爱国主义的层面来说事,极易挑动美国人的情绪,这正是某些政客所需要的。而16日美国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占62%的美民意要求为中国制造采取强硬态度。可以想象,如果奥运制服是在越南、菲律宾或是其他国家生产的话,很可能就不会引发这么大的风波。2002年冬奥会美国队的毛绒贝雷帽就是加拿大公司生产的,美国人当时曾经争先恐后地排队购买。美国的奥运服装风波,就像一场闹热的“网络约架”,怂恿的是政客,起哄的是媒体,围观者是少数美国人,让世人见识到活灵活现的美国国粹主义。在美议员心目中,唯美国才是世界老大;世界上的主流商品,唯有美国才是一流商品;在各个公开场合,唯有美国标志才是一流标志,才是值得宣扬的标志,可以说,美国议员这种单边主义思维不去掉,对“中国制造”起哄抱怨之类的荒唐事仍然会出现。因此,面对美议员对“中国制造”服的噪动,笔者认为,还是请议员们放下身段了解时下“美国制造”流失的来龙去脉。
话又说回来,美议员抵制“中国制造服”一事告诉人们,所谓美国公平法治是打上问号的,迷信美式公平法治往往会上当。对于中国来说,此起彼伏的风波也敲响了一记警钟,如何保持竞争优势,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已经刻不容缓。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如果您现在使用手机,请将这个二维码存入相册,再打开微信,扫一扫,点击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