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 索
  • 新闻资讯
  • 活动预告
  • 售让求购
  • 美食亚城
  • 成长教育
  • 企业黄页
  • 男人女人
  • 生活杂谈
  • 摄影摄像
  • 诗歌文学
  • 谈天说地
  • 医疗保健
  • 招聘求职
  • 亚城论坛
  • 房产租售
  • 打折降价
  • 文体娱乐
  • 热点杂谈
  • 健康养生
  • 保险园地
  • 旅游休闲
  • 园艺之乐
  • 亚城社团
高校招生录取真的没有"潜规则"吗?
热点杂谈 | 2012年07月17日 03:37 / 作者:没有名字可以不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0
  昨天,熊丙奇先生在《南方都市报》上发表文章《篡改高考志愿与“潜规则”心态》,详细地分析了有关人员敢于篡改高考志愿与“潜规则”的心态,强调高校招生根本不存在潜规则,认为作为政府考试部门有责任消除考生和家长“潜规则”心态。
  对于有关人员敢于篡改高考志愿与“潜规则”的心态,熊先生分析得十分到位,但其认为高校招生录取不存在“潜规则”一说,笔者则不认同。
  “潜规则”存在不存在,与考生在正常情况下能否正常被录取有关,如果存在“正常死”,则说明“正常死”值得玩味,熊先生在文中也谈到这个问题。不过,熊先生在分析时却存在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地方。例如,熊先生在文中说,“如果自己在传统志愿的第一志愿位置,或者在平行志愿中填报了某所院校,自己的分数超过这所学校的录取线,按照当前的录取规则,是肯定会被录取的,不录取,定然是招生录取过程中出了问题。”至于在招生录取过程中出了什么问题,熊先生没有说清楚。熊先生又说,“达到录取分数、填报志愿符合要求却没有被录取,必须深究原因,如果没有自身的任何原因,那么,出现这种情况,要么是学校违规,要么是自己被冒名顶替。”至于学校违的是什么规,熊先生也没说清楚。既然招生录取过程中会出现问题,学校也会违规操作,那么,这些“问题”与“违规”是否就是传说中的“潜规则”?笔者不敢轻易下结论。
  但是熊先生在说不清、道不明的情况下,却认为高校招生录取不存在“潜规则”,就显得有些武断了。事实上,熊先生在文中认为高校招生录取不存在“潜规则”,是基于对当前招生录取规则的百分百执行,根本不会存在例外、违规的情形。这只不过是一种理想化的理解,正如教育部年年都强调的各种“严禁”,在正常的情况下,“严禁”一次足矣,为什么会出现“年年岁岁花相似”,只因现实不等于理想,越是“严禁”,越是禁而不止。如果有关部门及个人能够不折不扣地遵守招生录取规则,当然不会存在“潜规则”,可是,在高校招生腐败案件常发的现实语境下,我们对这些招生录取规则能够得到百之分百的执行又有多大的信心?
  近日,广东省副省长、省招生委员会主任陈云贤再三强调,“各高校不准降低标准录取考生或照顾录取不合格考生,不得''点招''、''点录'',不得''特批''不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试想,如果往年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形,陈主任会两三强调吗?这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告诫,事实上已经暗示了很多事实,这些事实是否就是被熊先生否认的“潜规则”,笔者同样不敢轻易否定。山东省今年也作出了与广东相似的“强调”,只不过山东的“强调”只是重复2008年的强调而已,有意思的是,如今已经落马,当年是山东省副省长黄胜还要求山东省招生部门严格规范高校招生管理,坚决禁止计划外招生,严禁擅自抢揽生源、擅自寄发录取通知书等行为。
  笔者不是夸大高校招生录取存在“潜规则”,而是呼吁要正视极有可能存在“潜规则”,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认清高校招生录取中存在的各种违规现象,才能更好地打击“潜规则”,还高校招生录取公平。完全否认高校招生录取“潜规则”的存在,同样是忽悠考生和家长的行为,客观上为“潜规则”继续存在营造了错误的气氛。
  • 最新评论
  • 更多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如果您现在使用手机,请将这个二维码存入相册,再打开微信,扫一扫,点击相册。
楼主 | 站龄:0年
没有名字可以不 [站内短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网条款 | 赞助我们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07-2014 atlanta16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