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主持人崔永元和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共同发起成立的崔永元公益基金,将于今年8月在湖南省开展乡村教师培训项目,计划培训100名湖南乡村教师。为此,崔永元公益基金请求湖南省教育厅提供协助,没想到,湖南省教育厅给出的回复却是“不反对、不支持、不参与”。崔永元非常生气,他在微博上发飙,同样用“三不”评价湖南省教育厅:“不努力、不作为、不要脸!”并特明注明:“代表湖南省教育厅回复的是教育厅办公室的王俊良同志,这次,请别拿临时工说事儿。” 崔永元非常生气,连我这个围观者也非常愤怒和不理解。提高乡村教师素质本是教育主管部门的分内之责,你不培训,别人好心好意地免费替你培训,你竟然来了个“不反对、不支持、不参与”,明摆着就是“不欢迎”,这是哪门子道理?崔永元公益基金希望湖南省教育厅协助的事情,只是公示参加培训的教师名单,接受民众监督,以防弄虚作假,正如崔永元所说,这对于教育厅不过是“举手之劳”。可是,即便这个举手之劳湖南省教育厅也不愿参与,真是把“不作为”演绎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考量湖南省教育厅“不反对、不支持、不参与”的回复,与其说是一种熟视无睹,不如说是行政沉疴的习惯性流露,其行政惰性与傲慢姿态显露无遗。难怪一向言辞得体的崔永元“怒发冲冠”了,“不努力、不作为、不要脸”的批评虽然猛烈,倒也不算过分。
一些行政机关的惰性与傲慢早已有之,这是典型的“中国式毛病”,但又有几人能拍案而起呢?从这个角度来看,崔永元敢于公开表达自己的不满,因为其公众人物的身份,这种批判更显得弥足珍贵。
“中国式毛病”多多,行政流弊、媚权唯上、等级森严等等,莫不可囊括于其中,也莫不成为崔永元批判的对象。他经常在全国两会上发炮,他反感春晚广告植入,质疑政府财政的流向,尖锐指责垄断的电信乱收费……毋庸置疑,保持对现实的批判姿态,对许多人来说越来越难,批判的成本与环境也在发生着一些变化,于是我们看到的情况是,越来越多的公众人物变得圆滑世故,即使批评也很讲究“批评的艺术”,要么批评的对象大而空,要么批评失去锐度和力量。崔永元直面实际问题、不回避真实感受的炮轰,呈现出批评的另一张面孔,他就像是“中国式毛病”的一只啄木鸟,哪里有虫子就扑向哪里。
以此观照,审视崔永元此次微博发飙,其最大的价值也许在于:虽千万人沉默,但我自批判矣!我无意夸大崔永元作为批评者的品质,但他的“卓然不群”的确是一种事实。更大的问题只在于,为什么大多数人失去了批评的勇气?是因为讲真话的成本太高而收益太低,还是我们已经甘愿沦为一个个沉默者?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如果您现在使用手机,请将这个二维码存入相册,再打开微信,扫一扫,点击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