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的退休职工王女士给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留言,投诉在云南旅游期间遭遇的问题。其中记录了4月17日,游客一行人大多未购买司机指定的茶叶,司机为报复未在服务区停车,最终导致一名50多岁的妇女在车上大便失禁。(5月10日《新快报》)
“不购物我鄙视你”的雷语犹言在耳,“大便失禁”的丑闻又被曝光,游客被逼购物的消息层出不穷,更让人摇头叹息。游客外出旅游本是为了亲近山水、放松身心,结果却身心疲敝,饱受屈辱,游客还敢参团到云南旅游吗?
笔者对旅游市场的现状有着切身的体会。我前几年也到过云南旅游,我在感受大理、丽江古城风貌的同时,感觉那些地方的旅游管理确实存在问题: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一地一导游、司机兼职导游,游览时间短促,购物安排密集,购物点商品价格高昂,导游随意改变游程,等等。由于我们所在的旅游团队“购买力”不强,导游脸色很难看。
其实,旅游市场混乱的问题并非云南一地独有。据业内人士介绍,团队旅游市场的现状是,由于门票、住宿、餐饮费用不断上涨,旅游市场竞争白热化,旅行社多采取压低旅游报价的手段,吸引客源,然后从旅游质量打折、频繁安排购物等环节中补足。多数导游不在旅行社拿工资,或者底薪非常微薄,他们的收入依赖于游客购物、参观自费景点,从中获取佣金、回扣。而且笔者发现,越是旅游市场开发较早的地方,这个问题越突出。这种做法在有的地方已经明确化了,比如海南已经实行了导游佣金制度。至于导游吃回扣、拿提成的潜规则更是十分盛行。旅行社与游客对此都心照不宣。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导游要挟游客购物并不难理解。前几年云南丽江还发生过导游连砍20多人的悲剧。在笔者看来,导游乱用语言暴力要挟购物、发疯砍人也好,司机逼得游客大便失禁也罢,旅游业界乱象的背后早已潜伏着旅游市场失控的危机。“鄙视”游客的导游、逼游客大便失禁的无良司机虽是少数,但是敲响了旅游市场的警钟。这一点值得相关部门反思。
虽然不少地方一直在提倡无障碍旅游,但面对购物、拿回扣等敏感问题时,都免不了落入地方保护主义的俗套。而且目前导游人员普遍缺乏归属感、旅行社竞争压力及导游短视的行业潜规则使导游管理、旅游市场管理的问题变得复杂起来。导游的低水平服务伤害了民众的旅游热情,透支旅游市场潜力。
笔者这样说,并非不理解旅行社的成本压力。在市场经济时代,既想马儿跑得快,又想马儿不吃草,那是不现实的。清除旅游潜规则带来旅游涨价的现实问题,公众并非不能理解。但是旅行社不能用低劣无良的旅游服务伤害民众的旅游热情,更不能用“不让游客上厕所”的不人道报复手段透支旅游市场潜力。
旅游行业清理零团费、强迫购物潜规则,依法提高导游待遇,让旅游产品报价走向透明、真实,在提高服务质量、让利于民方面下工夫。很有必要。如果旅游行业无序竞争状态被打破,旅游报价回归合理市场水平,游客旅游质量得到保证,旅游潜规则被市场荡涤干净,对于实施国民休闲计划,激活公众观光热情,大有裨益。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如果您现在使用手机,请将这个二维码存入相册,再打开微信,扫一扫,点击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