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贵阳3月20日电
20日,全国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贵阳召开。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近十年来,近1300万农村贫困残疾人解决了温饱,生活状况得到有效改善,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十年来,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绩。近1300万农村贫困残疾人解决了温饱,生活状况得到有效改善,家庭收入稳步增加;54.6万户贫困残疾人家庭的危房得到改造;868万残疾人接受了农业生产和实用技术培训,掌握了1至2项生产技能;140余万残疾人得到康复扶贫贴息贷款的直接扶持;217万残疾人通过扶贫基地的安置带动实现脱贫致富;11.8万个单位与贫困残疾人家庭结成了帮扶对子。
当前,我国扶贫开发事业已从过去单一的开发式扶贫步入了现在全面推进的扶贫开发新阶段,残疾人扶贫开发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但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形势依然严峻。按照新贫困标准估算,我国农村地区贫困残疾人的数量仍有2500万以上,占贫困人口的20%以上。贫困残疾人数量多,扶持难度大。受身体障碍和自然环境影响,农村残疾人劳动能力普遍偏低,文化程度不高,接受技能培训的能力有限,医疗康复支出大,贫困程度加深,脱贫难度加大,返贫率居高。且当前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危房改造工作和社会救济救助等制度的社会保障水平相对于贫困残疾人的迫切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农村贫困残疾人的社会保障水平较低。同时,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残疾人扶贫工作的认识还有待提高。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的服务机制还不够完善。
为此,中国残联扶贫办主任王建军强调,加快推进残疾人扶贫开发,对提升农村残疾人生活质量,缩小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促进农村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实现残疾人与全国人民共享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要抓住国家扶贫开发带来的难得机遇,充分借用一切有利条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确保完成新阶段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的各项任务目标。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如果您现在使用手机,请将这个二维码存入相册,再打开微信,扫一扫,点击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