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 (微博)(中)和洪峰(右)与记者在珞妮山庄
昨日下午15时35分,中国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当代著名作家余华从北京抵达昆明,并由本报记者陪同,驱车前往会泽,探望了同为著名先锋小说作家、今年除夕之日在会泽县被打伤的洪峰。这也是本报记者自洪峰被打事件发生,继带马原、王小山等国内著名作家探视洪峰之后,第四次赶赴会泽。
余华是当今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因创作了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和中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等多部作品,并被翻译成英、法、德等多国语言在国外出版,早已蜚声海内外。其中,小说《活着》被张艺谋改拍为同名电影后,曾获第四十七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最佳男主角奖(葛优)、人道精神奖和第十三届香港电影“金像奖”10大华语片之一、全美国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洛杉矶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美国电影“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英国全国“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奖等多项国际大奖。因为《活着》是以中国式的黑色幽默片,冷峻地透过主人公福贵异常凄惨的一生遭遇,涵盖了人在历史中的命运无法掌控的生命之痛,并由此衍生出了面对死亡的苦笑,余华故此获得了“文坛东邪”的雅号。
而隐居云南会泽的洪峰,则素有“文坛北丐”之称。此次“东邪”与“北丐”相遇,不在金庸笔下的桃花岛,而是位于云南的马武村,感慨自不待言。
事实上,早在2月16日,刚刚得知洪峰被打的消息之后,正要启程前往法国访问的余华,就在他的腾讯微博上对洪峰表示声援。随后,于2月17、18、19、20日连续4天每天发表一条微博对“洪峰事件”予与关注,短短数日,余华的这几条微博就被转发8700多次,形成了很大的影响。
对于昨日晚间余华的如约而至,洪峰表示感激。当得知余华感冒发烧还未痊愈,尚在服用退烧药时,两位已经12年未曾谋面的老友,“北丐”给了“东邪”一个非常男人式的拥抱,令记者们格外感动。而余华见洪峰身体恢复良好,也倍感欣慰。据悉,因尚有其他事务在身,余华将在会泽停留两天,与老友洪峰品茶叙旧,明日中午返回昆明。本报记者将全程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