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朝吴承恩创作小说开始至今,《西游记》不仅故事经典且作品中人妖鬼怪也被家喻户晓。《西游记》它以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诙谐的语言,构筑了一座独具特色的《西游记》艺术宫殿。但是,面对如今面目全非的“西游记”,我们可曾感到是在玷污这一四大名著? 《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人们无不为作者丰富而大胆的艺术想象而惊叹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作为神魔小说杰出代表的《西游记》亦不例外。鲁迅先生曾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西游记》“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加以铺张描写”。“作者禀性,‘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忽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的确如此。通过《西游记》中虚幻的神魔世界,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投影。另外,1961 年 11 月 17 日,毛泽东也写下著名诗句:“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西游记》能成为四大名著之一,不仅作品好,而更大寓意在于作者当时对社会黑暗的不满而被引起广泛共鸣。据知,吴承恩自幼喜欢读野言稗史,熟悉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官场的失意,生活的困顿,使他加深了对封建科举制度、黑暗社会的认识,促使他运用志怪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愤懑。他自言:“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实记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满腔热血与内心怨言无处发泄,因此,作者只能寻求另一种精神安慰,将社会的各种万象,真善丑陋寄托到了神话小说之中。
《西游记》成书于16世纪明朝中叶,自问世以来在中国及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中国,乃至亚洲部分地区西游记家喻户晓,其中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人物和“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火焰山”等故事尤其为人熟悉。几百年以来,《西游记》被改编成了各种地方戏曲,及电影、电视剧、动画片、漫画,版本繁多。在日本等亚洲国家也出现了以孙悟空为 主角的文艺作品。如1982年央视版《西游记》,1996年TVB版《西游记》,1997年央视版动画片,2006年日本拍摄的电视剧,2010年浙版《西游记》,2010年新版动画片,2011年新型童话实景剧,元杂剧《西游记》,2011韩国版西游记,2011年张纪中版《新西游记》等等。
其中,最经典1982年央视版《西游记》,堪称经久不衰,当年的央视版《西游记》在全国一炮走红,此后的十几年里,全国各地方台无数次地重播该剧。六小龄童饰演的孙悟空完美再现了“美猴王”的叛逆,而那些“女妖精”更是启蒙了一代年轻人。此外还有,最搞笑1993年香港TVB版《西游记》,不伦不类,悟空可以怀孕,“母猪”变成了美女。最无趣2000年曹荣版《西游记后传》,唐僧变成武林高手,孙悟空则深得人间美女喜爱。最感动1995年周星驰版《大话西游》,把悟空由神演成了人。那句“一万年”的台词,感动了无数女性。最无稽2000年美国版《美猴王》,孙悟空成了混血儿,唐三藏与观音谈恋爱。剧中的唐僧变成了高大英俊的美国学者,孙悟空被压在一座蒸汽山下,猪八戒居然瘦得可以看到排骨,观音低胸装扮大晒乳沟,爱喝马爹利。不少中国人看过后,评语是“可笑”和“荒唐”。
2009年开始,国内四大名著又被掀起翻拍热潮,《西游记》也难逃厄运,而且还成为“抢手货”。先后有六小龄童等原班人马拍摄的《西游记与吴承恩》以及浙版《西游记》、2011年张纪中版《新西游记》等。经典名著被翻拍,而且越拍越离谱,越拍越香艳。文学著作被彻底颠覆了,不仅作品的时代思想被改变了,而且连剧中人物刻画、造型等也都变得娱乐化、更穿越时空了。人不像人,妖不像妖,反而让人感到人妖倒置,妖魔鬼怪更像人。
常言道,凡事都有个度,超出了度,也就脱轨了。因为有了前车之鉴,所以后面无论再改再拍也就拍不出那味道。在人们心中,最忠实原著的还是高标准的央视82版《西游记》,该版中的唐僧师徒被誉为是最贴近原著的人物形象。而再看后面翻拍剧中的那些唐僧师徒们,个个造型言语雷人,甚至让观众看到就想去砸电视机。而那些妖怪们更是俗不可耐,个个风骚无比,就差将衣服脱个精光。不知是在色诱唐僧师徒呢还是在色诱观众?我想更多的是在色诱观众。
敢问《西游记》路在何方?敢问电视剧的路在何方?粗制滥造,不重视质量而在乎数量利益,翻拍剧不仅玷污了观众的眼睛而且还玷污了名著。一个著作被反反复复的重拍,这犹如一个人被得了精神病或癫痫一样,且反复发作,这无疑是在拷问、点触人的心灵,是西游记病了还是电视剧病了?或者还是吴承恩被得癫痫病了?时代在变,为了混收视率,创效益,当今翻拍剧已是俗不可待,如此反反复复,再好的著作翻拍到最后亦被折腾成垃圾作品!
或许,将来的《西游记》会更雷人,或许将来的剧中人物会穿越成外星人,又或许唐僧会开着宝马去取经,又或许孙悟空会用电脑打妖怪……但是,《西游记》始终是《西游记》,名著始终是名著,后人玷污了她只会遭到后人骂。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如果您现在使用手机,请将这个二维码存入相册,再打开微信,扫一扫,点击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