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妮给孩子喂食补钙品。
■四个小宝宝穿着奶奶亲手缝制的红色小花棉袄。
新快报记者张秉璐/文图
2011年8月18日上午9时,怀孕仅28周多2天的郑小妮顶着“广州首例五胞胎”的光环和巨大压力,在省妇幼保健院产下了3男2女。但这5个柔弱的小生命却因先天不足,命悬一线。出生前,小妮加肚子里的5个孩子才重57千克,出生后最重的“老二”才0.94千克,最轻的“老三”只有0.72千克;但“老四”却在出生仅4天后因肺出血夭折。
各项身体素质不达标的小家伙们在经过了四个月的暖房生活,经历了呼吸关、喂养关、黄疸关、视力关等十关后,终于在12月19日脱离危险期,体重也达到了2千克顺利出院。
如今,看着孩子们最重的都快长到4千克多了,会哭会笑,会吃会拉,纵使过去有再多的困惑、顾虑、担心,尽管曾经痛失老四,但对这一家来说一切都已化作为人父母的幸福和喜悦。
由于孩子早产并发症多,接下来还需定期回医院进行听力、视觉等复查。
这个除夕,广州微雨、湿冷。但和所有团圆家庭一样,在广州首例五胞胎的爸妈张中堂和郑小妮的小家,更因添儿添女而其乐融融。
昨天,穿着奶奶亲手缝制的大红棉袄,四兄妹迎来了人生路上的第一个新年。5个多月来,这对平凡的河南小夫妻和他们曾经命悬一线的五胞胎小生命,牵动了广州甚至是全国人民的心。尽管他们的“老四”在出生仅4天后就因肺出血夭折,但其他兄弟姐妹坚强地成长起来了。这四个出生概率仅为1/62740000的小生命,从不到1千克的体重,长到了如今的4千克多,从依赖呼吸机、禁食,到自如地大口呼吸,大口喝奶,每一点滴的成长都让父母和周围人深深感动。
新衣:奶奶手缝的红棉袄
张中堂和郑小妮的家在黄埔区珠江村一条窄小的巷子里,房租400多元。
昨日下午,新快报记者再见到小妮时,她又消瘦了。在那晒不到阳光的小屋里,四个孩子正分别在两个房间睡得沉实,“老三”妞妞被包裹作一团睡在小床上,床上有一堆布娃娃陪伴。小妮说,她对“老四”的离开早已释怀。今年他们决定在广州过年,省去了买票和挤春运的烦恼。
“现在心思全在孩子身上,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好。”看着自己的宝宝们,坐在床边的小妮自言自语地说:“要一个就够了。送又不舍得送,要是出生在有钱人家就好了。”
转念,又怪自己不该当着孩子的面这么说。比起普通家庭的爸妈,他们连几十块钱的新衣服都买不起,不过奶奶早早为娃们亲手缝制了红色小花棉袄,“十天八天一长个子,就在裤脚位置接一段布料就又可以穿了”。
其实小妮一直担忧着,“都5个月了,孩子还跟人家2个月这么点,头发也因为缺钙,长得不多。”
她期待着明年过年:“他们应该长大了,能坐一桌吃饭了!”
默契:一个娃哭就全都哭
和所有初为人母的年轻妈妈一样,小妮边带孩子边说“累死了”,但掩饰不住的是一脸幸福的痕迹。大白天的,为怕孩子晚上不睡觉,奶奶用尽一切办法试图把他们叫醒。原以为四个大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带四个孩子正好,但没想到比想象的更辛苦。
“男孩比女孩好带,白天比晚上好带。”奶奶根据孙子们爱哭的程度,摸索了一套经验。为了减轻中堂和小妮的负担,晚上“老大”和“老五”(两儿子)跟中堂、小妮睡,“老二”和“老三”(两女儿)跟爷爷、奶奶睡,但孩子们却十分默契,只要其中一个哭就全都哭了。因此,原本每3小时喂一次奶的规律,被每小时一次的啼哭声打破。
有一次,为了哄孩子们入睡,中堂和妻子一哄就哄到凌晨3点,小妮担心这样下去丈夫会撑不住。“我不上班不要紧,但丈夫白天要上班。”小妮说,他们也想过夫妻俩和老两口轮流照顾四个孩子,但真的忙不过来,小妮笑着说:“睡不好的时候,我看他(中堂)都快疯了。”
坚强:手心手背都是肉
换尿布、喂药、吃饭、哄孩子,与数月前相比,如今的小妮早已褪去柔弱女生样,像模像样地学做妈妈,和婆婆操持着家里的一切。比起刚开始的喂错奶、错认孩子,现在她早已游刃有余。不过,有时婆婆还会转晕,明明抱着“老大”,哄着就叫起“老五”的名字了。
“孩子们现在很好区分了。”小妮左手抱着“老大”,右手抱着“老二”,又看着婆婆怀里的“老三”和“老五”说:“‘老大’和‘老二’长开了,皮肤白白;‘老三’就黑黑的,‘老五’眼睛特别大,还最重!”
“你看,‘老二’和‘老五’的眼睛特别像中堂;‘老大’和‘老三’的鼻子就像我。”一说起孩子,小妮就乐得停不下来,“我每个都喜欢,中堂比较喜欢‘老大’、‘老五’”。
小妮坦言,经历了这么多,现在的自己比过去坚强多了。在孩子们面前,她瘦弱的臂膀却显得很有力,而原本还在哭的孩子,一进入妈妈的怀抱就停止了哭泣。
新年祝福
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主任杨杰:
健康成长
小宝宝非常可爱。4个多月来,我看着孩子一点一点地长大,一关一关地过,最后健康出院。新的一年,我祝福宝宝们能健康成长。之后他们还要来医院测听力、眼睛,做儿童保健科的一些检查。至于孩子的个子和体重,跟其他孩子不能比。要减掉他们早产的那段时间,他们已经在追赶了。
过去
“怀孕时发现得太晚,我来不及减胎了。一减,说不定孩子都保不住。孩子不要多,一个两个就好了。对那些怀了很多胎的妈妈,可以做减胎就做。”
未来
“现在我只希望孩子能健康长大,别的都不重要。” ——郑小妮
对话
捐出38万善款,一家还是很困难
“如果能拿回一点都好”
五胞胎出生前后,一家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至去年12月19日孩子出院,结清医疗费后,善款还剩下38万元之多,留在了广东狮子会的“守护天使”基金中。现在一家子每月靠张中堂在超市打工的2000元工资维持生计。
新快报:现在生活怎样了?
郑小妮:很多好心人给孩子捐款,还有奶粉问题暂时解决了,医院给了新生儿奶粉,另外还有两家公司会提供,至少这一年不用愁。
新快报:善款用了吗,经济方面会不会松一些?郑小妮:医疗费结掉后大概还有38万元,但这笔钱一直在狮子会那,我们没拿到过。因为出院时,我们已经说了捐给有需要的人。
新快报:以后的生活怎么办?
郑小妮:现在每个月中堂的2000元工资都用完还不够。孩子缺钙等等,很多我也不懂,医生说要开药补充。之前存了一点钱,但不多,只能吃这些“老本”了。
新快报:有没有想过再拿回那笔善款?
郑小妮:都说了捐出去,拿不回来。但看着现在的条件,如果能拿回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