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刚尝试新的电视剧艺术类型无可厚非,孙红雷装嗲装嫩也是可以被原谅的。毕竟在中国青春偶像剧类型的电视导演中,赵宝刚的地位是无人撼动的;谁也不能阻止孙红雷尝试演绎不同性格人物的权利,更何况孙红雷俨然是新生代的大佬级男演员了。
从网络普及到普通中国家庭开始,美剧的各种类型已经为中国观众接受《男人帮》的存在做好了心理上的铺垫。将《男人帮》定义为都市喜剧或者都市性喜剧都不合适,但与之对应的类似于美剧《欲望都市》却是直接被贴上了性喜剧的标签——在影视分类标准尚未出台的中国,打擦边球恰恰是经常出现的现象,对模糊地带的评判自然也就见仁见智了。
《男人帮》构架的艺术世界是脱离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除了那些愤怒于该片充斥着移植广告的人之外,恐怕所有鞭挞该剧的人都基于此观点而无法接受。
有人对《男人帮》的台词深恶痛绝,孙红雷的舌灿莲花,大道理一堆,絮絮叨叨的表现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重要的是,剧中人物的对白距离生活太遥远了,当艺术化成为百分百的视觉常态时,摸不到、够不着的电视剧也就成为无聊的泡沫,没人会有太多的兴趣把时间浪费在空虚无物的电视剧上面。
艺术处理上,《男人帮》有台湾影视鲜明的影响痕迹,大陆观众熟知的《家有仙妻》、《粉红女郎》(大陆与台湾演员合拍作品)等电视剧虽然也有夸张和演绎的成分,但故事结构和心理诉求都是事先被告知的,观众很容易进入设定的情景,明明知道不是生活场景却由好玩的心态跳入到剧情中,以获得娱乐的快感。《男人帮》在手法上亦步亦趋,却忘记了故事本身是不允许导演硬生生地脱离生活基础,让一群都市男女变成了只谈情感,不顾及生活实质的衣服架子,观众是无法投入到剧情中,也就有足够的精力挑错、找毛病了。
在赵宝刚眼中,《男人帮》是一部用男人眼光看两性关系的电视剧,视角独特,前人未有。事实也确实如此,《男人帮》把男人塑造成什么样子不重要,有一点是很重要,赵宝刚总体上是编排不出一个“不存在的虚假的男人”,也就是说,电视剧里的男人性格在现实生活中是有对应的,是有原型的。
《男人帮》里的男人们组成了一个以情感讨论为主题的小组,彼此互相帮忙情感问题,研究如何征服女人,似乎在男人的世界里,最痛苦和最美好的事情都是男人们惟一在乎的事情。男人在《男人帮》的世界里生活,痛并快乐着,一个完美的童话世界就是像《男人帮》的男人们那样生活着。
男人究竟应该怎样生活的命题不是《男人帮》定义的范畴,所以看了《男人帮》后,男人和女人们都不会为“男人”给出现实意义或者精神层面的回答。《男人帮》看后,很多男人会自觉地痛扁孙红雷和黄磊所扮演的角色,但却没有人会对号入座地认为“自己其实和顾小白(孙红雷饰)、罗书全(黄磊饰)、左永邦(汪俊饰)在精神上有那么多的相同之处,中国都市男人们大多患上了精神阳痿,无法在内心上建立起一个男人的自我,女人作为男人的“镜子”映照了中国男人内心的悲哀,与其说《男人帮》是为了帮女人们看清男人的视角,毋宁说是男人们看清自己的伪娘本性。
男人们,为何不感谢赵宝刚的这部作品呢?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如果您现在使用手机,请将这个二维码存入相册,再打开微信,扫一扫,点击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