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 索
  • 新闻资讯
  • 活动预告
  • 售让求购
  • 美食亚城
  • 成长教育
  • 企业黄页
  • 男人女人
  • 生活杂谈
  • 摄影摄像
  • 诗歌文学
  • 谈天说地
  • 医疗保健
  • 招聘求职
  • 亚城论坛
  • 房产租售
  • 打折降价
  • 文体娱乐
  • 热点杂谈
  • 健康养生
  • 保险园地
  • 旅游休闲
  • 园艺之乐
  • 亚城社团
毛 岸 青 生 平 ​(ZT)
新闻资讯 | 2014年05月08日 13:27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6
毛 岸 青 的 一 生

(看到168上个别人还在回味和玩弄其在文革中整人的各种伎俩,实在找不到攻击别人的地方,开始在男女问题上无中生有,实在是可怜、可悲,我们只尊重这样的科学和事实:
1、间歇甚至完全精神病患者也可以有完全的生育能力,可以有属于自己的孩子
2、精神病患者和无法生育、没有生育能力、性无能没有科学必然的逻辑上的因果关系

3、生活中很多人都是在结婚很多年才有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
4、中国民间还有结婚12年开始生他们的第一个孩子的一说
5、很多结婚多年没有孩子的,是在抱养了一个别人的孩子后马上有了自己的孩子,民间有说“领养的孩子带来的”一说

6、毛岸青的孩子毛新宇是1970年出生的,距离毛1976年逝世仅差5年多,1976年我们在新闻照片里看到的毛泽东已是嘴巴都合不拢、行动缓慢、步履蹒跚的耄耋老人,何况其心中不仅要考虑“阶级斗争”、中国十三亿人口的问题,还要考虑“第三世界与第一世界-美苏两个世界超级大国-帝国主义间的斗争”,考虑中国可能面临的第三次世界大战问题
我们不能有伟人的胸怀和心理便算了,是小人我们也是小人了,可是我们还算有自知之明不去斗胆以我们的小人之心衡伟人之腹,因为我们知道,那样的话我们可怜的心思不自己羞死,也会被别人贻笑大方了的
)

老年时的毛岸青

老年时的毛岸青


毛岸青(1923年11月2日-2007年3月23日)又名毛永寿、毛远义,生于
湖南省长沙市,毛泽东与杨开慧的次子;毛岸青之兄毛岸英1950年11月下旬在朝鲜作战牺牲后,及后他是唯一在世的毛泽东儿子。1937年由康生带往莫斯科,改中文名叫岸青。1947年加入共产党。1949年7月抵北京挂阶中校,在军事科学院从事研究工作。1960年毛泽东撮合毛岸青与邵华,1970年诞下一子毛新宇。毛岸青晚年居于北戴河总参疗养院,2007年3月23日凌晨毛岸青因心脏病于在北京301医院逝世,

目录

1生平简历

2生活境况

3鸿雁传书

4毛泽东的书信

5爱情故事

6童年

7病痛人生

8毛岸青纪念馆

1生平简历

1923年11月24日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汉族,是毛泽东与其第一任妻子杨开慧的次子。
1927年何键在湖南开始清党,杨开慧带着3个儿子到板仓乡下躲避。
1930年11月14日杨开慧被何键捕杀后,毛岸英与毛岸青兄弟被保释出狱。后来被送往上海的地下党开办的大同幼稚园。
1932年寄养在牧师董健吾(其实是地下党员)家中,后因为地下党员离开上海,被送往一个女人家寄养,因为生炉子不着,被女主人用铁钎打伤后脑。
1933年中共中央迁往江西瑞金后,经济资助中断,毛岸青和哥哥毛岸英流落街头。
1936年,在上海流浪5年之久的毛岸英、毛岸青被张学良部下李杜带到巴黎,后来再被中共党组织送到苏联学习,进入莫尼诺第二国际儿童院。在苏联卫国战争中,毛岸英主动要求参军上前线,毛岸青积极参加挖战壕、运伤员等支前活动。在苏联留学期间,曾用名杨永寿。
刚到苏联的毛岸英、毛岸青

刚到苏联的毛岸英、毛岸青

1947年,毛岸青回国,在大连养病。后来由李富春、蔡畅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遵照父愿参加了黑龙江克山县土地改革试点,时间长达8个月。
1949年7月,毛岸青回到北京,在中共中央宣传部马列著作编译室任俄文翻译,他翻译出版了10多部马列经典著作和政治理论书籍,并发表了十几篇文章。
1960年毛岸青和邵华在大连结婚。
1967年江青到北京大学万人大会演说,声泪俱下控诉邵华“主动送上门”勾引毛岸青,当时邵华就在台下。
1970年1月17日育有一子毛新宇,时年已经47岁了。
2007年3月23日凌晨4:18在北京301医院逝世,享年84岁(准确说为83岁)

2生活境况

1947年,毛岸青回国,由李富春、蔡畅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遵照父愿参加了黑龙江克山县土改试点。1949年7月,毛岸青回到北京,在中共中央宣传部马列著作编译室任俄文翻译,他翻译出版了10多部马列经典著作和政治理论书籍。
长期以来,毛岸青和夫人邵华怀着对父亲毛泽东的深厚感情和对事业的忠诚,先后共同主编了纪念文集《我们爱韶山的红杜鹃》、大型纪实文学丛书《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参与策划摄制了《杨开慧》等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在各种刊物上发表了几十篇纪念文章。
岸青和邵华有个儿子叫毛新宇, 小名毛毛,在北京一所中学住读。他喜欢历史,是班上的历史课代表。虽然只有这一个孩子,但邵华对他要求很严格,有时作业没做完,邵华就不让他吃饭,岸青却 很溺爱儿子,常站出来袒护地说:“没听说不吃饭就能做出作业来的。”有一次岸青实在没法救儿子了,就跑过去说:“我来帮你做!”两人趴在了一块,邵华又好 笑又心痛丈夫,只得让步了。
晚年的毛岸青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祖国统一,拥护改革开放,热心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建设,多次和夫人邵华、儿子毛新宇重走长征路,到革命老区、到工厂、到农村调研,并以多种形式帮助失学儿童,支持创办了多个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毛岸青爱好广泛,多才多艺,坚持读书、作词、谱曲。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始终保持顽强的毅力、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他会说一口地道的俄语。在苏联长期的学习和回国后的工作使他养成了用俄语思维问题的习惯。与人交谈时,找不到词就冒出一句俄语来,弄得对方不知所措。这次在京山游览空山洞,县里请他题字,他用流利的俄文写下了“我热爱京山人民。”然后用中文签了自己的名字。

毛岸青平时在家休息,翻译就成了他的一种消遣,他常翻译点小东西,由
刘松林(摘者注:刘是岸英的夫人,岸青的嫂子)负责找资料。不仅如此,他在音乐上也颇有造诣,会作曲,常在家编编曲子,如果出去听一次音乐会,回家他就能在钢琴上把主旋律弹下来。他在家喜欢下象棋,中国象棋他有时下不过妻子邵华,但国际象棋,他在家里所向披靡,谁也不是对手。

3鸿雁传书

毛泽东与毛岸英、毛岸青之间的“鸿雁传书”
为了革命事业,父母四处奔波,毛岸英兄弟从小就过着“吃百家饭、走万里路”的生活。
毛岸英是毛泽东的长子,为杨开慧所生,曾用名杨永福。1922年10月生于长沙,1950年10月牺牲于朝鲜前线。
1922年10月,毛泽东和杨开慧住在湖南长沙小吴门外的清水塘。当时,杨开慧怀有身孕,已经足月,却迟迟不见分娩。毛泽东正忙于领导长沙泥木工人举行声势浩大的罢工运动,每天回家很晚。有一天,他见杨开慧愁眉苦脸,就建议她别成天坐在屋里,出去到岳麓山一 带转转,或许可以生得快一些。第二天,杨开慧按照毛泽东的建议,出去走一走,果然,第三天即10月24日,孩子生了下来。毛泽东抱着这个又白又胖的头生 子,高兴极了。正巧,那天是泥木工人大罢工胜利结束的日子,真是双喜临门。“就叫他岸英吧!”毛泽东给孩子起了个响亮的名字。

毛岸英从小就随父母四处奔波,1924年到上海,1925年回韶山,1926年去
广州。之后,又赴长沙,奔武汉,直到大革命失败,毛泽东开完八七会议,才秘密把妻子杨开慧、保姆陈玉英(人称孙嫂)和岸英三兄弟送到岳父家———板仓杨宅。毛泽东曾十分感慨地说:“为了革命事业,这些孩子从小就吃百家饭,走万里路啊!”为了组织秋收起义,毛泽东又远离亲人了。此后,整整三年,毛岸英在妈妈的身边读书、成长。
1930年10月24日凌晨,岸英在梦中被枪托撞门声和杂乱的吆喝声惊醒了。他睁开眼爬起来,看见妈妈正被提枪的大兵从隔壁一间小屋子里推了出来,押着朝外走去。岸英站到妈妈
面前,口里嚷嚷着:“
不去不去,我妈妈是好人,哪也不去!”为首的敌人一把将他拖开,凶狠地说:“好,把你这小共产党也一起带走!”孙嫂赶紧出来阻挡,也被敌人一起抓走。

敌人把三人关进协操坪监狱。杨开慧在狱中受尽了敌人的种种酷刑,但她坚贞不屈。
在狱中关押20天后,即11月14日上午,杨开慧被反动派杀害,年幼的岸英哭喊着妈妈,心里埋下了复仇的种子。

杨开慧英勇就义后,经熟人出面说情、作保,毛岸英和孙嫂被释放,但板仓杨宅受到了特务的严密监视。鉴于毛泽东的三个 孩子所处的危险境况,党组织决定将他们转移到上海。在周密的安排下,60多岁的杨老太太和20多岁的李崇德舅妈扮着走亲戚的样子,领着岸英三兄弟坐火车前 往武汉,而后改乘轮船到达上海。

当时,毛泽东的弟弟
毛泽民和 夫人钱希钧在上海搞地下工作,他们亲自把三个孩子安排到上海大同幼稚园,这是我地下党领导的中国互济会办的。1931年4月,因上海地下党机关遭到严重破 坏,大同幼稚园被解散,岸英兄弟暂时寄养在董健吾家。后因白色恐怖严重,董健吾又去武汉工作,岸英兄弟生活无着落,开始流浪街头。老三毛岸龙在几次迁移中病死(亦说失踪)。岸英、岸青曾在烧饼铺当学徒,挨打挨骂,受尽折磨。逃出店铺后,两人靠卖报纸、拾破烂、拣烟头、帮助推人力车来维持生活。
1936年,上海地下党找到了岸英和岸青,两个流浪儿见到亲人,倾诉着一肚子委屈,伤心地哭了。党组织想尽办法,通过在白区的统战关系,由国民党高级将领张学良介绍,乘东北义勇军司令李杜将军去西欧考察的机会,带岸英、岸青和董健吾的儿子董寿琪一同出国。

1937年初,岸英、岸青来到
莫斯科,开始了新的生活,先后在莫斯科郊区的莫尼诺国际第二儿童医院和在伊万诺夫城 的国际第一儿童医院等地学习。这时,毛泽东已率领红军到达陕北,建立了以延安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时常眺望西北方,惦念着自己的儿 子。1938年,有人从苏联带来了岸英、岸青的照片。毛泽东喜出望外,一遍又一遍地看着,禁不住热泪盈眶,不久,有人要去苏联,毛泽东赶紧书写了一信,托 人捎去。

4毛泽东的书信

毛岸英、毛岸青与母亲杨开慧

毛岸英、毛岸青与母亲杨开慧

亲爱的岸英、岸青:
时常想念你们,知道你们情形尚好,有进步,并接到了你们的照片,十分的欢喜。现因有便,托致此信,也希望你们写信给我,我是盼望你们来信啊!我的情形还好,以后有机会再写信给你们。
祝你们健康、愉快与进步!
毛泽东三月四日

事隔一个月,毛泽东又托人捎信,并随带自己的照片。信的一开头就询问:“早一月给你们的信收到没有?收到了,写点回信给我……”一种盼儿心切,急不可待之情跃然纸上。
从此之后,父子之间“鸿雁传书”,频频往来。

1939年8月26日,毛泽东又有一信:
岸英、岸青二儿:
你们上次信收到了,十分欢喜!
你们近来好否!有进步否?
我还好,也看了一点书,但不多,心里觉得很不满足,不如你们是专门学习的时候。
为你们及所有小同志,托林伯渠老同志买了一批书,寄给你们,不知收到否?来信告我,下次再写。
祝你们发展、向上、愉快!
毛泽东一九三九年八月二十六日
为了让这些革命的后代学到更多的知识,毛泽东几次托人买书,在戎马倥偬、炮火纷飞的境况下送往苏联。1939年他寄 了一批书,遗憾的是中途遗失了。这次他又亲自挑选了21种60本书,既有哲学、经济、历史书,又有古典文学和武侠小说,并注明:“这些书赠给岸英、岸青, 并与各小同志共之,由林彪同志转交你们。”

5爱情故事

由于毛岸青和邵华年 龄相差十几岁 在他眼里她是小妹妹。邵华的姐姐刘思齐是毛岸青的哥哥毛岸英的妻子,所以在邵华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就认识了毛岸青哥哥,毛岸青从苏联回国 后,他们再次相遇,这一次的他们一见如故,并开始相互写信联系,慢慢的两人走到了一起。后来他们在1959年再见面的时候,已经相隔六七年的时间。在六七 年里,他们都也长大了,所以见面以后还是一样很谈得来,很投机。1960年,毛岸青和妻子邵华在大连举行了婚礼。
他们结婚之后,作为父亲的毛泽东很鼓励他们,也很关心他们,希望他们能够互相之间都有一个依靠,有一个寄托。
毛岸青在生活中间,比方说周末,周六、周日回到家,他总吩咐邵华给做一点可口的饭菜,大家一起吃,散步的时候他总是 挽着邵华,因为在苏联长大的人很习惯挽着,很习惯一件大衣两个人披着,很浪漫,邵华当时还觉得很不好意思,因为在街上走觉得有点太醒目。后来他常常说怕什 么,我们是夫妻,没关系。

6童年

毛岸青是毛泽东和第一任妻子杨开慧的二儿子,1923年11月13日出生于湖南长沙东乡板仓。
毛岸青哥哥

毛岸青哥哥

刚满月的时候,毛泽东奉命离开长沙去上海,准备赴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此后,毛泽东与杨开慧分多聚少。毛岸青4岁那年秋天,在参加完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后,毛泽东秘密把妻子杨开慧、保姆陈玉英和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三兄弟送到岳父家——长沙板仓杨宅,奉命去发动秋收起义。
直到20年后,毛泽东、毛岸青父子才得以重逢。
毛泽东走后的三年,毛岸青是在母亲杨开慧的身边,住在长沙板仓成长的。
1930年11月14日,杨开慧被湖南军阀何键捕杀,毛家三兄弟跟随外婆向振熙生活。不久,远在上海的毛泽东来信,让向振熙将孩子送至上海。在周密的安排下,60多岁的向振熙老太太和20多岁的儿媳李崇德扮成走亲戚的样子,领着三兄弟坐火车前往武汉,而后改乘轮船到达上海。
到上海后,毛岸青三兄弟被送到中共地下党办的上海大同幼稚园读书,后因上海地下党遭到严重破坏,大同幼稚园被解散,毛岸英、毛岸青兄弟被寄养在董健吾家,二人饱受生活艰辛之苦。
毛岸英后来回忆那段凄惨生活时说:我除了没偷人东西,没给有钱人当干儿子,别的都跟《三毛流浪记》中的三毛一样。睡马路呀,给人拖地板呀,从垃圾箱里找破烂呀,全干了。上海有个外白渡桥,黄包车拉上去很费力,我跟弟弟岸青就在后面帮着推,推上去人家给几个小钱……

7病痛人生

更不幸的是,在这一时期,毛岸青由于被人殴打,脑部受到伤害,留下了精神病的毛病,这几乎影响了他一生。
1936年,在董健吾为首的上海地下党人的帮助下,毛岸英和毛岸青两兄弟乘东北义勇军司令李杜将军去西欧考察的机会,取道法国,然后抵达苏联。
1937年初,两兄弟抵达莫斯科后,先后在莫斯科郊区的莫尼诺国际第二儿童医院和伊万诺夫城的国际第一儿童医院等地学习。这时,毛泽东已率领红军到达陕北,建立了以延安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
1938年,有人从苏联带来了岸英、岸青的照片,毛泽东喜出望外。不久,有人要去苏联,毛泽东书写了一信,托人捎 去:“亲爱的岸英、岸青:时常想念你们,知道你们情形尚好,有进步,并接到了你们的照片,十分的欢喜。现因有便,托致此信,也希望你们写信给我,我是盼望 你们来信啊!我的情形还好,以后有机会再写信给你们……”
也是这一年,在苏联的毛泽东第二任妻子贺子珍和毛岸青兄弟联系上,经常照顾二人。
1947年,毛岸青回国,由李富春、蔡畅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遵照父愿参加了黑龙江克山县土改试点。

1949年7月,毛岸青回到北京,在中共中央宣传部马列著作编译室任俄文翻译,他翻译出版了10多部马列经典著作和政治理论书籍,并发表了十几篇文章,但是,脑袋在上海受到的伤害无法根除。

毛泽东的保健医生
王鹤滨回忆,有一次,在对毛泽东进行健康探视后要离开,毛泽东拿出一个装得鼓鼓囊囊的大信封,递给了他。

王鹤滨
把大信封拿回宿舍,抽出来一看,是毛岸青写给毛泽东的信。信中详细叙述了他的脑子里有一个“小家伙”,他与脑子里的“小家伙”无休无止地纠缠。
此后,毛泽东不得不送毛岸青去苏联治病,“本来不愿意为孩子的病去麻烦苏联政府”,但实在别无良策。

2007年3月24日电 前
中国国家领导人毛泽东的次子毛岸青于北京时间3月23日凌晨4:18在北京304医院逝世,终年84岁。

毛岸青在反动统治的白色恐怖下,同他的哥哥
毛岸英一起,度过了苦难的童年。1936年,毛岸青和哥哥毛岸英被我地下党组织送往苏联学 习。他先是在共产国际儿童院学习,后考入莫斯科东方语言学院深造。毛岸青在童年时代没有机会上学,到苏联后既要学习俄语,又要补习中文。经过勤奋学习,他 娴熟地掌握了俄语,中文水平也有了很大进步。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他认真钻研马列著作,为后来从事编译工作打下了良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

1947年,他回到祖国,被分配在黑龙江省克山县工作。1949年7月,他调到北京,被安排在中共中央宣传部《斯大林全集》翻译室工作。从此,他开始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真 理而努力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毛岸青同志就参与翻译了列宁的《我们究竟拒绝什么遗产》、《俄国工人报刊的历史》和斯大林的《马克思主 义和语言学问题》、《论批评与自我批评》、《反对把自我批评口号庸俗化》、《民族问题与列宁主义》、《在苏联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演说》 等著作。他还参与翻译了苏联学者写的一些政治理论著作和《联共(布)关于青年工作的两个决议》等历史文献。此外,他还在《人民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了20多 篇介绍苏联政治理论和文学的文章。他参与翻译的列宁斯大林著作,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曾经大量发行,广泛传播,成为广大干部和理论工作者学 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必读著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些著作的翻译和传播对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毛岸青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实践为我们做好这项工作树立了榜样,留下了宝贵经验。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 一项严肃而艰巨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以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全面了解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透彻理解原文的含义,真正弄通原著的理论内涵,还要用规 范的汉语准确地表达原著的内容。恩格斯说过,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一项真正老老实实的科学工作。这项工作要求译者在原意把握、史实考订和语言表达三个 层面反复斟酌,反复推敲,决不能有丝毫的随意和疏忽。毛岸青正是这样做的。他对党的理论事业有高度负责的精神,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同时又有 很高的俄文造诣。他参与翻译的列宁和斯大林著作是高水平、高质量的。这些著作后来稍经修改被收入《列宁全集》和《斯大林文集》。毛岸青的翻译经验是留 给我们的重要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发扬。
.........

毛岸青作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战线的前辈,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凡是与毛岸青 一起工作过的人,无不 赞赏他的学风和人品。他在《斯大林全集》翻译室工作期间,风华正茂,才思敏捷,俄语水平高,翻译能力强,备受人们敬重。但他并不因此骄傲自满,而是谦虚谨 慎,埋头苦干。毛泽东主席对毛岸青的工作非常关心,要求他努力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以便能够准确翻译马列著作。毛岸青同志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为了弥补自 己汉语功底不够深厚的弱点,他刻苦学习,虚心向同事求教。在工作中,他严谨求实,精益求精,对自己的译稿总是字斟句酌,一再修改,使译文质量不断提高。毛 岸青为人忠厚,平易近人,与大家同吃同住同工作,在朝夕相处、团结协作中结下了深厚友谊,赢得同志们的广泛赞誉。

毛岸青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学者。离开经典著作翻译岗位之后,他仍然坚持学习和研究理论,同时创作理论电视片、电视剧、诗歌、
散文等,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精神财富。

  • 最新评论
  • 更多
游客 IP:12.178.9.* 发布于 2014-05-09 12:55 6 楼#
回四楼,好像已经有人说了好多遍了,在毛泽东死后写毛泽东的那个私人医生众所周知是收了他人的钱财出卖自己良心下写的,经不起任何推敲,早已被西方都嗤之以鼻。 即使毛泽东八十岁还有性能力就一定要与自己的儿媳?老毛只要上下嘴皮稍微一动身边随时随地就可以有无数倾城少女立刻被呈献上去是吧,非要顺着你意淫杜撰出来样子吗,老毛脑子像你一样被门挤了非要找爱子的媳妇这样相貌身材又中年已婚条件这么差的窝边草吃?这简直不是人脑能想出来的。 现在终于知道老毛为什么要打倒这些知识粪渍了,更多真正好的知识分子就是被这些猪脑知识粪渍搅浑水后连累、冤枉的,谢谢你在这里让今天的人们知道了打倒知识分子的罪魁祸首还真不是老毛,而正是这些猪脑知识粪渍自己,否则老毛这么尊重真正的科学家(比如两弹一星专家),怎么会和知识分子过不去,原来是这些人主动找茬与毛过不去,你们不这么造谣、陷害他人我还一直作为同情者站在你们这一边,现在你们反而让我们站在了老毛的一边。 还有,说饿死一个亿都没关系,最好把能具体哪个村、哪个寨,谁家、谁家的亲戚,姓字名谁写出来,写不出来就不要再这么理直气壮好不好,写出来对你们也有好处,好找政府要补偿,也算你们做了一件好事,我们也好正眼瞧得起你们这些知识分子中的有人叫作白类的一类。
踩楼[0] 顶[0]
游客 IP:162.194.59.* 发布于 2014-05-09 07:16 5 楼#
那女人是董健吾的老婆。是是被党的女人打的。
踩楼[0] 顶[0]
游客 IP:65.49.2.* 发布于 2014-05-09 01:25 4 楼#
毛泽东的私人医生李志绥在日记中记载毛八十岁的时候仍然有性能力。当然在你们眼里毛泽东只有对没有错,只有好没有坏。说到大跃进饿死几千万人,你们就说是胡说八道大跃进没有饿死一个人。说道外蒙古被出卖,你们就说外蒙古是国民党出卖的和毛泽东没关系。说道迫害知识分子,你们就说那都是下面人干的毛主席不知道。说道文革十年浩劫两千多万人被迫害上亿人被连作,你们还说那都是下面人干的毛主席不知道,兄弟反目、夫妻揭发、老子斗儿子、儿子斗老子,这些文革时期的人伦惨剧毛主席都不知道。 我只想问一句,你们的嘴是什么?
踩楼[0] 顶[0]
游客 IP:108.226.134.* 发布于 2014-05-08 15:33 3 楼#
呵呵...很久没听歌曲了,没办法不得不费嘴皮聊政治的那些亲们,还是来听歌吧,可以随意瞎想、瞎猜,呵呵,总比瞎猜、瞎说一个已经史去了百年的老人强吧.... 老歌 《不得不爱》,潘伟伯,我管他叫小潘 http://www.letv.com/ptv/vplay/592797.html
踩楼[0] 顶[0]
游客 IP:174.56.222.* 发布于 2014-05-08 15:12 2 楼#
越描越黑。
踩楼[0] 顶[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如果您现在使用手机,请将这个二维码存入相册,再打开微信,扫一扫,点击相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网条款 | 赞助我们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07-2014 atlanta16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