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 索
  • 新闻资讯
  • 活动预告
  • 售让求购
  • 美食亚城
  • 成长教育
  • 企业黄页
  • 男人女人
  • 生活杂谈
  • 摄影摄像
  • 诗歌文学
  • 谈天说地
  • 医疗保健
  • 招聘求职
  • 亚城论坛
  • 房产租售
  • 打折降价
  • 文体娱乐
  • 热点杂谈
  • 健康养生
  • 保险园地
  • 旅游休闲
  • 园艺之乐
  • 亚城社团
zt 外国如何治理雾霾天气
生活杂谈 | 2014年02月26日 12:38 / 作者:24k爷们儿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6

         外国如何治理雾霾天气                          

            (本人在此强调此贴与坑无关)



近日,中国多个城市的PM2.5数值突破警戒线,受影响最严重的是京津冀地区,雾霾笼罩,大气污染严重。其实,目前空气质量良好的国家也经历过严重的空气污染。那么他们是如何治理出蓝天白云的?有什么经验值得借鉴?


  英国
  污染之痛
  “雾都”万人死于呼吸系统疾病


  当年英国最早进行工业革命后,伦敦地区工厂烟囱密密麻麻,昼夜不停地燃烧煤炭,带来了海量的粉尘和有毒气体,使得一年中有四分之一的日子大雾笼 罩,从而被称为“雾都”。1952年12月,大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粉尘蓄积在大雾中,导致两个月内一万二千人死于呼吸系统疾病,更多人患上了支气管 炎、冠心病、肺结核乃至癌症。这让古板的英国人痛下决心,行动起来。


  措施 自行车代替汽车
  1956年,英国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案》,主要立足点在减少煤炭用量。为此,英国政府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并在冬季采取集中供暖,将烧煤大户发电厂和重工业迁往郊区。他们又颁布法令,要求工厂按更高标准建立烟囱。


  到20世纪80年代,英国治理污染的重点为治理汽车尾气。政府要求所有新车都必须加装催化剂以减少氮氧化合物排放,又针对私家车征收天价的进城 费和停车费,控制私车流。同时,政府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公共交通和绿色交通。伦敦计划在2015年前建立2.5万套电动车充电装置,电动汽车买主将享受 高额返利,并免交汽车碳排放税,甚至免费停车。自行车交通也被政府作为支柱,计划建设12条自行车高速公路。英国的高官们都以身作则,控制公务用车。 2009年的一天,首相卡梅伦骑自行车上班,而副首相克莱格则在坐地铁。


  措施 绿化带是城市3倍
  此外,加强绿化也是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在人口稠密的伦敦,人均绿化面积高达24平方米,城市外围还建有大型环形绿化带,面积达数千平方公里,几乎是城市面积3倍。今日的伦敦,大雾天气已经从100余年前的每年90天,减少为不到10天。
  
      措施 可用手机查污染
  英国政府也重视将空气质量信息向民众实时通报。官方网络不但发布大伦敦地区实时空气质量数据以及各污染物每小时的浓度和一周趋势图,还专门开发 了google的地球图层,民众下载相关软件后,即可直观地看到英国本土所有监测点各污染物的数值和趋势。民众既可通过PC机浏览,也可通过手机应用软件 随时查询。
  
      英国的治理污染经验,一定程度上代表欧洲国家的态度。比如自行车取代汽车出行,这在荷兰、丹麦等国度,也都得到了倡导与落实。


      美国
  污染之痛
  短短数日几百位老人死亡
  
      作为最发达的国家,美国曾因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等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20世纪中期,洛杉矶一带大气臭氧浓度很高,光化学烟雾(是一种淡蓝色烟雾,由污染物质光解产生)问题突出,在1952年和1955年两次酿成短短数日内几百位老人死亡的惨剧。
  

      措施 划区域管理
  美国采取区域环境管理框架,打破州的界限,依据地理和社会经济,将全国划分成十个大的地理区域,设立区域办公室,进行统一管理。环保机构有权进 行立法、执法、处罚,并通过强制执行手段和监控、技术改进等相结合的方式协调开展工作。比如加州一带的环保机关,制定并推行空气质量管理计划,借助排污许 可、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等方式,促进减排,终于在八十年代降低了洛杉矶的臭氧浓度。
  
      1990年,《清洁空气法案》修正案通过,同时臭氧污染严重的各州联合建立了“臭氧传输协会”,制定相关减排标准并督促实施,覆盖美国20多个州和加拿大东部各省,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措施 实时监测小颗粒
  美国环保署1997年根据《清洁空气法案》,又设立了专门针对大气PM2.5含量的标准,以便更好检测过去被忽略的这类细小颗粒物。美国对PM2.5的管理重点是严密监控、实时公开、立法规范。
  
      他们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数以千计的颗粒物检测站点。环保署的官方网站,面向公众告知测得的空气质量指数。其中PM2.5参数每小时更新一次。为 了更直观,网站通常通过六种颜色表示空气污染情况。绿色表示“良好”,黄色、橙色、红色、紫色依次加重,酱红色则表示“危险”。民众还可要求环保署通过电 子邮件发送指定地域的空气质量。
  措施 给民众锻炼建议
  当污染较为严重时,美国官方网站会要求民众控制户外活动的强度和时间,以此来减少身体损害。此外,媒体还劝告民众不要在繁忙的马路附近锻炼,不要在室内抽烟,减少使用蜡烛、烧木头炉子,以控制室内污染。


      菲律宾
  污染之痛
  每年2000人死于污染
  菲律宾每年有2000多人死于空气污染,其首都马尼拉是亚洲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而汽车尾气则是污染的罪魁祸首,空气污染80%源自于此。
  

      措施:政府发动“人民战争”
  由于城市人口众多,管理混乱,官方缺乏足够的技术设备和人力对汽车尾气排放量进行监督管理。这种情况下,政府被迫搞起了“人民战争”。
  
      他们一方面在社会上广泛宣传汽车尾气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威胁,另一方面开通了短信平台,号召广大手机一族的年轻人,通过手机短信,检举揭发那些 排放超标的车辆。一旦被5人以上举报,交管部门将对其检测,并限期整改。当然,这种举报制度只能治标。菲律宾政府还斥资为马尼拉地区配置烧天然气的汽车, 并制造天然气加气站。对于天然气汽车,政府在税收和贷款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日本
  污染之痛
  呼吸道疾病骤增
  日本在工业化前期,曾经也饱受污染之苦,“世界八大环境公害”事件中,就有四个发生在五六十年代的日本。其中之一为1961年,日本四日市由于 石油冶炼和工业燃油产生的废气,严重污染大气,引起居民呼吸道疾病骤增,尤其是哮喘病的发病率大大提高。全球最大都市之一的东京,60年代也曾烟雾熏天, 河流泛臭。
  

      措施 新楼必须有绿地
  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开始多渠道整治污染,对环境极为重视,在人口密集的狭小国土上,取得了堪称奇迹的成就。日本治污的手段之一就是城市绿 化,东京有关当局规定,新建大楼必须有绿地,必须搞楼顶绿化。东京的绿化很少种草,而是种树,不但要绿化面积,还追求绿化体积。大量树木对城市空气的净化 作用自然是不可忽视的。
  

      措施 官司打出立法
  另一个手段是控制汽车。这还和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有关。1999年东京国道沿线的600多位呼吸道疾病患者,集体状告地方政府和七家柴油汽车企业,认为汽车尾气给他们的身体造成了伤害。经过专家认证,汽车尾气造成的PM2.5确实具有强烈致癌作用。
  
      为此,在2003年东京推出一项新立法,要求汽车加装过滤器,并禁止柴油发动机汽车驶入东京。新法规实施的第一天,交警在东京内外的主要路口全 面检查,让每个司机发动引擎,然后用白毛巾堵在尾气排放口,如果发现白毛巾变黑,则这辆车不许进入东京。五年后官司告一段落,被告的汽车企业拿出12亿日 元,与633名患者和解。
  
      如今,日本汽车出厂时都已安装了过滤器,排放标准达到了欧洲三级标准,东京市内的几万辆出租车都是使用天然气。这些努力使得整个东京天青云白,视野也很好。而且认真的日本人还要拿乡下来比较,说东京的空气质量还不够好。杨益J172
  

      各国PM2.5年平均标准
  地区 PM2.5(微克/立方米)
  加拿大、澳大利亚多地 5以下
  美国、俄罗斯多地 5-15之间
  中美洲、南美洲各国 多地为5-15,少数地区15-20
  英德法西班牙5-20,其中伦敦为15
  意大利南部10、北部30
  日本、朝鲜、韩国10-20
  新加坡 2-18
  

编后语
  国外大城市的治理经验表明,要想根治PM2.5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加强PM2.5的入口管理,努力减少对化石能源的需求。另一方面, 收紧PM2.5的出口,严控排放总量。治理PM2.5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走出一条与城市经济社会和地理环境条件相适应的治理之路
  • 最新评论
  • 更多
游客 IP:50.167.161.* 发布于 2014-03-02 07:23 6 楼#
<b><font size="6">Establish Nobel Prize - who can solve the problem, who can get at least $1000 billion</font></b><div><b><font size="6"><br></font></b></div><div><b><font size="6">You do no need to go to college to get the issue resolved.</font></b></div>
踩楼[0] 顶[0]
游客 IP:50.167.161.* 发布于 2014-03-01 13:19 5 楼#
<b><font size="6">Do not use cars and airplans to polute the environments</font></b>
踩楼[0] 顶[0]
游客 IP:50.167.161.* 发布于 2014-03-01 13:16 4 楼#
<font size="6"><b>Plant more trees, use bike if your population is large. Do not use personal jets like farmer, Zhao BenShan</b></font>
踩楼[0] 顶[0]
游客 IP:50.142.243.* 发布于 2014-03-01 12:25 3 楼#
2楼说的好,支持。
踩楼[0] 顶[0]
游客 IP:71.59.30.* 发布于 2014-03-01 05:20 2 楼#
中国污染很大程度上是煤炭发电的后果.这些年中国老百姓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冬天要有暖气,夏天要有冷气.电灯电话,楼上楼下,还要电梯,冰箱洗衣机等等.动力哪里来?中国沿海一带尤其江南地区,人口稠密,几乎没有能源,主要靠内蒙,山西,东北的煤炭发电来供应.这当然就造成了污染.西方国家较少使用煤炭发电,以核能和石油为主.石油是宝贵的化学材料,大量消耗石油来取得能源几乎就是断子绝孙的犯罪行为.很多人很享受空调和暖气,但是却虚伪的抱怨空气污染.问问自己能否放弃空调暖气?问问自己能为减少污染做点什么?如果政府减少暖气供应,提高电费,你能不抱怨吗?
踩楼[0] 顶[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如果您现在使用手机,请将这个二维码存入相册,再打开微信,扫一扫,点击相册。
楼主 | 站龄:0年
24k爷们儿 [站内短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网条款 | 赞助我们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07-2014 atlanta16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