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 索
  • 新闻资讯
  • 活动预告
  • 售让求购
  • 美食亚城
  • 成长教育
  • 企业黄页
  • 男人女人
  • 生活杂谈
  • 摄影摄像
  • 诗歌文学
  • 谈天说地
  • 医疗保健
  • 招聘求职
  • 亚城论坛
  • 房产租售
  • 打折降价
  • 文体娱乐
  • 热点杂谈
  • 健康养生
  • 保险园地
  • 旅游休闲
  • 园艺之乐
  • 亚城社团
转贴:己所欲 勿施于人
生活杂谈 | 2013年08月29日 06:45 / 作者:就是闲聊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24
转一篇网文:

来自: Moon(只愿无事常相见) 2013-07-02 16:37:16

原文: 
中外圣哲都教导我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要我们将心比心,不把自己视为恶、痛苦、灾祸的东西强加于人。己所不欲却施于人,损人利己,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种行径当然是对别人的严重侵犯。然而,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自己视为善、快乐、幸福的东西,难道就可以强加于人了吗?要是别人并不和你一样认为它们是善、快乐、幸福,这样做岂不也是对别人的一种严重侵犯?在实际生活中,更多的纷争的确起于强求别人接受自己的趣味、观点、立场等等。大至在信仰问题上,试图以自己所信奉的某种教义统一天下,甚至不惜为此发动战争。小至在思维方式上,在生活习惯上,在艺术欣赏上,在文学批评上,人们很容易以自己所是为是,斥别人所是为非。即使在一个家庭的内部,夫妇间改造对方趣味的斗争也是屡见不鲜的。 

事情的这一个方面往往遭到了忽视。人们似乎认为,以己不欲施于人是明显的恶,出发点就是害人,以己所欲施于人的动机却是好的,是为了助人、救人、造福于人。殊不知在人类历史上,以救主自居的世界征服者们造成的苦难远远超过普通的歹徒。我们应该记住,己所欲未必是人所欲,同样不可施于人。如果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个文明人的起码品德 ,它反对的是对他人的故意伤害,主张自己活也让别人活,那么,"己所欲,勿施于人"便是一个文明人的高级修养,它尊重的是他人的独立人格和精神自由,进而提倡自己按自己的 方式活,也让别人按别人的方式活。 (转贴)

  • 最新评论
  • 更多
参天树 发布于 2013-10-29 03:03 24 楼#
顶<br>
踩楼[0] 顶[0]
游客 IP:99.2.106.* 发布于 2013-10-28 18:29 23 楼#
发完了忽然觉得这两个例子会不会使一些具超凡脱俗想像力人士之想像力失控哦,oh my~,必须声明与任何人、事没任何关系,没有任何比喻、暗喻、隐喻、标题党的意思。
踩楼[0] 顶[0]
游客 IP:99.2.106.* 发布于 2013-10-28 18:17 22 楼#
转来转去没找到好玩儿的贴,还是回到这里接着各位大侠纠结“己所欲”话题, 前面都较抽象,“即便自己认为最好的- 比如“爱”,没有人不喜欢,但确实即便“爱”也不要强加给对方”,“施与”即“施舍”,爱施舍给别人还有什么不好吗?我要说有时候真的不一定好,比如与父母住一起,一段时间其实你只想一个人静静的呆着,母亲可能会不停的来问你“怎么了”你说“没有”,一会儿又过来心事重重问你“病了?”,你说“没有”,过一阵还是不放心:“不开心”、“谁欺负你了”…,你可能会疯,心里叫“额滴玛~雅~”,就像歌里唱的“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 享不了啦--太多了还是~消受不起(呵呵当然有些曲解了原歌)? 林妹妹是一种什么样的爱,是不是宝玉不该把爱给这个身心both脆弱的妹妹,以至于哎呀哎的把个好好天上掉下的妹妹爱死了,如果没有宝哥哥施与的爱,是不是妹妹能活到今天还好好的呢?(T_T)…………
踩楼[0] 顶[0]
浮子 发布于 2013-10-28 11:54 21 楼#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font size="2"> <font size="4">同意知足的说法,就个人理解而然,</font><font color="#0000FF"><font size="4">“我们能做的,就是根据具体情况,充分尊重对方的立场,以良好愿望出发,为达到最好的效果,选择最恰当的行为方式。”<br>&nbsp;&nbsp;&nbsp;&nbsp;&nbsp; <font color="#000000">但是,如果脱离《论语》中孔子说此句的语境来诠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一个伪命题。引用此句,难免会误导或曲解。因为此句不完整,“欲”或“不欲”<font color="#0000FF">什么</font>?没有下文。“施”或“不施”也就会因不同的欲“<font color="#0000FF">什么</font>”得出不同的解答,因此,此命题才会出现公婆都有理的无解。<br>一夫只见,浮子<br></font></font>&nbsp;&nbsp;&nbsp;&nbsp;&nbsp; </font><br></font><font color="#0000FF"><font size="2"><span class="apple-style-span"><span style="font-size:12.0pt;line-height:115%; font-family:"><span style="mso-spacerun:yes">&nbsp;</span></span></span><span class="apple-style-span"><span style="font-size:12.0pt;line-height: 115%;font-family:宋体;mso-ascii-font-family:Helvetica;mso-fareast-font-family: 宋体;mso-fareast-theme-font:minor-fareast;mso-hansi-font-family:Helvetica; mso-bidi-font-family:Helvetica;color:#111111" lang="ZH-CN"></span></span></font><br></font>
踩楼[0] 顶[0]
游客 IP:24.30.42.* 发布于 2013-10-28 11:07 20 楼#
非常赞同15楼的详细表述!<div><br></div><div>人与人相处,只有在单一民族,单一宗教,单一文化的人们之间,行为准则认知相同,施的行为从不会产生负面效果。而在多民族,多文化的环境里,好心就有可能被误解。所以才需要相互理解,互相尊重。同时,在这样的环境里,大家都认可的公共利益行为准则,比如社区准则,法规等等才显得格外重要。</div><div><br></div><div>也非常赞同其对公共利益一定要“己所欲,要施于人"的表述,要求人人倡导和维护公共利益。提倡美好的东西,反对丑恶的东西。有一句话说"容忍邪恶就是对善良的人们犯罪”,还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是这种精神的体现。</div><div><br></div><div>有些朋友可能认为美国以人权,自由,普世价值等等抨击独裁和暴政是多管闲事,干涉别国内政。我倒是以为美国是在倡导和维护公义。就像太极图,黑白互不相容,此消彼长。二战之前,德国民族主义意识高涨,没有人谴责;悍然侵略邻国,没有人谴责;国内开始残害犹太人,没有人谴责。国际社会公德意识不够强烈,最后造成人类历史上最惨痛的灾难。如果那时美国没有“多管闲事”,不敢想象,现在的世界会是什么样的世界。</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踩楼[0] 顶[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如果您现在使用手机,请将这个二维码存入相册,再打开微信,扫一扫,点击相册。
楼主 | 站龄:0年
就是闲聊 [站内短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网条款 | 赞助我们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07-2014 atlanta16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