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 索
  • 新闻资讯
  • 活动预告
  • 售让求购
  • 美食亚城
  • 成长教育
  • 企业黄页
  • 男人女人
  • 生活杂谈
  • 摄影摄像
  • 诗歌文学
  • 谈天说地
  • 医疗保健
  • 招聘求职
  • 亚城论坛
  • 房产租售
  • 打折降价
  • 文体娱乐
  • 热点杂谈
  • 健康养生
  • 保险园地
  • 旅游休闲
  • 园艺之乐
  • 亚城社团
悟空孙:中医会消失吗?
医疗保健 | 2011年05月25日 17:17 / 作者:laotubilaotubi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18
转自华夏文择


悟空孙:中医会消失吗?


中西医之辩,从五四就开始了吧?也许更早。

就互联网来说,这个辨论和网络共存。不夸张的说,只要有华人光顾的论坛,就有这个争辩。时至今日,这个争辩没有结果,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今天,悟空尝试做一个总结,希望所有中西医之争,都能在这个帖子里找到答案,从而终结这个辩论。

中西医辨论的交战点基本如下:

1.西药有副作用,中药安全无毒。

这, 自己骗自己,没人相信。是,西药有副作用,人家老老实实把临床试验的数据和各种副作用列在哪里。中药呢?一大堆草啊,根啊,动物尸体啊放在一块,中医自己 都说“是药三分毒”。岂止三分?看看“龙胆泻肝丸”(同仁堂名药),因其中含关木通,引起肾衰竭,连北京崇文中医院的一位老中医,出身中医世家,因服用龙 胆泻肝丸导致尿毒症。全国的受害者不计其数,已引发集体诉讼。2002年6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宣布禁售70多种含有同类成分的中成药。各位千万别随意 服用中药!

2.西医头痛医头,中医治本,中医还能“治未病”。

头痛,当然是从头开始。有一位病人头痛,开始吃止痛片(典型的西医!),不见效。最后无奈,做CT,结果是脑瘤,还好是良性的,打开天灵盖一刀割了。此病如何让中医“治本”?

西医的各种诊断(化验)手段不就是找到病根吗?比如细菌或病毒?中医至今能分得清“cold” 和“flu”吗?

当然中医也可从调理人体免疫入手,达到治愈目的,但中医缺乏有效的诊断手法,其“头疼医头”的比率恐怕要比西医高。

西医的免疫疫苗无疑是了不起的“治未病”,让天花、麻疹、麻风病从此消失,这样伟大的贡献怎能一笔抹煞?

其它的论调都缺乏基本逻辑,不值一驳。

最最争来争去没有结果的是这五条:

一.中医有没有效?

这 是最最难以纠缠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把中医分为中药和中医理论。我说,中药有效!中药里的大多数植物都是含有一定的化学成分的,连不少西药都是从植物里提 炼的,谁敢说没效果?你把高丽参当萝卜干吃了试试?问题是:a)用什么理论来指导用药?用什么理论来诊断疾病?有网友说,中医脱离了传统文化才让骗子钻了 空子。其实恰恰相反,中医正是让传统文化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理论搞得一团混沌,让骗子们有可乘之机。如果把骗子多归咎于道德败坏,那为何骗子都集中在中医 呢?中医只有脱离传统文化,拥抱现代科学,让双盲试验,统计数据进入动物和临床,才有希望。b)有效无效,靠个体事例是无法断定的。我们常常看到拥护中医 的朋友用自己的经验说明“老中医”是多么灵,什么验方偏方多么神。那么这个老中医是否统计过,用他的方法治愈了多少相同或类似的病例?验方、偏方成功率有 多少?死亡率有多少?是否是完全依赖中医的结果,有没有先用西医,“不灵”了才用中医?最后好了是不是自愈的可能?有没有心理暗示(placebo effect) ——没有双盲试验,任何结论都没有说服力!

看到国内有中医“泰斗”介绍自己如何攻克癌症,说本来西医宣判某人只能存活三个月,化疗无效,服他的药竟然“痊愈”,三年后因肺部感染去世。

荒唐!且不说个例根本说明不了什么,我还知道有被判只有3星期的肺癌病人化疗后病灶完全消失,健康生存了8年!人家西医也没有宣布攻克癌症了呀!况且,癌症到后期很多都是死于感染,并非癌症本身。

个体不能说明整体。注意一下另一个争论:算命是否准?这个也争论的不可开交,你如果说不信,马上会有人拿出自己的一长串亲身经历说某地的某半仙如何的高明,能算出你什么时候发财,什么时候升官,连不脱裤子就知道你屁股上有一块胎记!

我没有证据反驳世上有这样的“神算”,算命不也是有“博大精深”的《易经》作为理论基础的吗?但你信算命吗?同理,我没有理由怀疑世上有“神功”的老中医,可是去哪儿找呢?找到了就能从这个老中医那里推而广之证明中医有效了吗?

结论,中医有效无效要看某一治疗手段是否能量化,是否能重复,结果必须经过严格的双盲试验。所以,不要再拿那些“奇迹”例子来说事了。离开双盲试验,中医的“有效性”就和算命先生的“有效性”没有本质的区别。

二.中医是否科学?

这个争论其实和中医的价值没有太大的联系。科学又怎样,不科学又怎样,白猫黑猫……。科学的西医对于许多疑难杂症不也望洋兴叹吗?

中医的悖论在于,硬要坚持自己是科学的,又不原意用科学的手段来验证自己,如何以理服人?

假设中医是科学的,可是其理论基础又是传统文化这样的“心学”,如何解释一门“科学”却要用“心学”来指导?

干脆,中医理直气壮地承认:中医走的是和现代科学完全不同的道路,中医要按自己的路子走下去,好好钻研古人的经典,那就踏踏实实拿出“绝活”来,比如攻克癌症艾滋病,哪怕萨斯,让那些完全否定中医的人闭嘴。可能做到吗?

结论:争论是否科学不是关键,不科学的东西也有存在的意义。作为治病救人的手段,中医要拿出经过科学论证,令世人信服的证据来。

可惜,一个连对肺结核都束手无策的“医”,居然宣称能在所谓“疑难杂症”上超越早就攻克了肺结核的西医,此中逻辑何在?

三.中医是神奇的,古代神医的智慧失传了,今人不通文言文,不能好好领会古人思想。

这里有一个基本逻辑错误。任何一个民族的智慧是上升发展的,为什么唯独中国人的智慧反而下降?我们古人会这个,懂那个,今天怎么中国人一代不如一代,越来越蠢了?

今 天我们学习中医,为什么还要看原版的医书?一个具备基本科学体系的学说不管有多么博大精深,都是可以很容易被继承的。我们学习科学只要看现代的教科书就可 以了,比如我学微积分,用的是樊映川先生的《高等数学讲义》(顺便说,十分佩服樊先生的文字,半白半文,简洁明了,没有一句废话),我不用花精力去啃莱布 尼茨、牛顿的拉丁文原著。

不管你是隔了几代人,不管你是哪国人,科学的体系一代代传下来总是完整地继承了前人的思想,要么超越,但决不会走样。为什么中医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论、派别,互不买帐,今天我们还要回到老古董里去“寻宝”?然后又自成一“派”?

一个不能流传,不能被后人领会的“博大精深”意义何在?

也许,我们只能和感叹算命一样感叹中医:不是算命不灵,是你没有碰上好的算命先生——不是中医不灵,是没有好中医了。

不,至少中药是“灵”的,只不过我们拘泥于《本草》这样的“绝学”而不敢超越。可是,洋人们正在踏踏实实地用现代科学在研究中药,等到哪一天人家用中药成分提炼出划时代的药物并注册了专利,中医可能真的要成为“绝学”了。

结论:越是宣扬“神奇”,对中医发展越有害,只有承认不足,用科学武装自己才能迎头赶上。

四.中西医各有长短,中西医结合是出路。

这 是典型的鸵鸟或极度自卑后的高傲。中西医目前决不是“各有长短”,世界卫生组织把中医定位为“辅助医疗”是十分公正的。我们用一个极端的假设可以看清楚: 如果全中国用法律形式禁止中医,中国人的医疗保健不会产生质的变化(也许心理上更失落了);反过来为保护传统全面禁止西医,我保证不出三年计划生育就要取 消了!

中西医结合是自欺欺人。目前国内的中医师基本都不望闻问切了,全靠西医化验、X光、CT诊断,中成药里都掺进了西药——如此“结合”不正是自己给自己掘墓吗?

真正的中西医结合只有一条路——用科学手段废医验药。

五.优胜劣汰,让民众自己选择,对于博大精深的文化,没有完全弄清不要妄加指责。

我只想反问一句:那个什么‘大师’,宣称信他的什么“功法”就百病不入,可以不吃药不打针,信徒众多,其中不乏博士教授。那为何不像对待中医那样对待他,优胜劣汰,让民众自己选择?还有胡万林、张悟本、李一、刘太医、林常光……。

一个提倡以科学为本的国度,有些事情还真不能让民众自己选择。

至于博大精深的东西,既然没有完全弄清,为何就随便抓一个大活人做临床实验?西医有解剖学,有病理学,有流行病学,有X光,有CT,有超声波,有核磁共振,这样人类对自身的了解还很不够,何况仅仅望闻问切?

最 后一个问题:中医会消失吗?不会!看看科学最发达的美国,占星术还遍地开花呢!人有追求科学的自由,也有不信科学,相信玄学的自由。中医无论科学与否,它 终究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就目前看,中医走科学化是唯一出路,但是这样一来,中医的理论可能被科学全盘颠覆,许多人又不愿意看到。

但是,无论如何,中医还会和中国人、中国文化一起,一直生存繁衍下去,千秋万代……。

福兮?祸兮?
  • 最新评论
  • 更多
BlueSky 发布于 2011-05-28 17:17 17 楼#
之子的动作好快,佩服!<BR>&nbsp;<BR>刘力红写推广中医的书还可以,临床水平就不想评判了。<BR>&nbsp;<BR>国内青年中医已有崛起的了,宋兴的弟子金钊博士,人称“小神医”,70后,在成都的北京同仁堂坐诊,一天看80-100个号;去年跑到奥斯汀中医学院教了大半年书,不喜欢了,刚跑回去,成都中医药大学让他当老师,同时仍回同仁堂坐诊,牌子一挂出,呼啦啦人气很快回来。<BR>&nbsp;<BR>翟慕东的入室弟子陈福月,80后小青年,盘活了半死不活的西昌会理中医院。不限号的话,一天要看150人,医院怕他太累,只好限号,那也有100多号。人家学历也才本科,但看病的活儿其实有时和文凭没太大关系,小陈医生功夫下得深,悟性又好,善用附子。<BR>&nbsp;<BR>叶俏波博士(女),70后,九眼桥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门诊部,药学院出身,但硕士和博士改学中医方剂专业,病人比很多老医生还多。罗玲博士(女),亦为70后,针、推、药齐下,效果很好。同时对中医美容和减肥很有些手段……<BR>&nbsp;<BR>这仅是临床方面,基础研究的也有很多优秀人才,就不想一一列举了。<BR><BR>大陆中医的大环境并不好,但正是由于它的魅力,吸引着一批批聪慧的年轻人投身其中。它的经济效益当然不如西医(西医开个检查单就是一大把银子啊),中医人只能靠疗效吃饭。吃不了这碗饭的(也就是临床水平差的),只能被大浪淘沙,所以剩下的都是金子。<BR>&nbsp;<BR>美国最近几年,白人中医针灸师数量上升很快。这是大势所趋,无法阻挡。<BR>&nbsp;<BR>祝各位长周末快乐!<BR>
踩楼[0] 顶[0]
游客 IP:76.105.93.* 发布于 2011-05-28 05:36 16 楼#
It is my believe that if the author had chance to practice both western medicin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o have the research training at least at post doctor level, he/she might change&nbsp;the mind and write such an article in diffirent way.
踩楼[0] 顶[0]
BlueSky 发布于 2011-05-28 02:28 15 楼#
本草:没关系。无论谁列举的例子,有心人、心态开方的人自然就会去看。这就是所谓机缘和造化。扁鹊童鞋留下“六不治”古训,故“道不和“,则”不相与谋”,随他去吧。不过现在知道了,如果哪个摘要我感兴趣,可以不用再麻烦国内师兄帮我下载了...呵呵...<BR><br> 上面的文章其实漏洞很多,等我这一段忙完,分别写一系列小文加以说明吧。<BR>&nbsp;<BR>我前面的帖子没有列举国内研究的例子,是因为有人只相信白皮肤的,就借用一下“他山之石”呗,呵呵。<br>
踩楼[0] 顶[0]
本草知無 发布于 2011-05-27 18:04 14 楼#
关于毒性<div>可以参看高晓山《中药药性论》</div><div>第二篇第二章有专门的讨论</div><div><br></div><div>不过也没用呀</div><div>心不正意不诚,书读的越多越是能证明</div><div>自己多NB古人多白痴</div><div><br></div><div>所以还是不要读了</div>
踩楼[0] 顶[0]
本草知無 发布于 2011-05-27 17:56 13 楼#
国内的研究人员也不是傻子<div>关于中草药药效的双盲检验多了去了</div><div>随便去维普去看看</div><div>用“中草药+疗效++双盲检验”做关键词搜索,有3万多条结果</div><div>有些文章不是,但2万多篇文献应该有的</div><div><a href="http://www.cqvip.com/main/search.aspx?k=%E4%B8%AD%E8%8D%89%E8%8D%AF+%E7%96%97%E6%95%88++%E5%8F%8C%E7%9B%B2%E6%A3%80%E9%AA%8C">http://www.cqvip.com/main/search.aspx?k=%E4%B8%AD%E8%8D%89%E8%8D%AF+%E7%96%97%E6%95%88++%E5%8F%8C%E7%9B%B2%E6%A</a></div><div><a href="http://www.cqvip.com/main/search.aspx?k=%E4%B8%AD%E8%8D%89%E8%8D%AF+%E7%96%97%E6%95%88++%E5%8F%8C%E7%9B%B2%E6%A3%80%E9%AA%8C">3%80%E9%AA%8C</a></div><div><br></div><div>问题是你信么?</div><div>不信吧!</div><div><br></div><div>就算你信,没帐号这文章你也看不到呀</div><div>(我有帐号可以看)</div>
踩楼[0] 顶[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如果您现在使用手机,请将这个二维码存入相册,再打开微信,扫一扫,点击相册。
楼主 | 站龄:0年
laotubilaotubi [站内短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网条款 | 赞助我们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07-2014 atlanta168.com All Rights Reserved